姜冠宇透過臉書說明,雖然屈公病的重症率不如登革熱高,但兩者一樣都由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傳播。當邊境控管不嚴,有潛伏期患者返國,一旦被本地蚊子叮到,疫情就有機會在台灣擴散開來。他直言:「最重要的是避免太多潛伏期患者入境『給蚊子叮到』,近期的滅蚊工作也要積極了!」
姜冠宇指出,屈公病毒偏好攻擊人體的皮膚纖維細胞、肝細胞與免疫細胞,進而引發全身性發燒、倦怠及肝功能異常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肌肉炎症、腦炎、癲癇,甚至新生兒多器官衰竭。他也提醒,病毒可經由母胎垂直傳播,導致新生兒重症或色素沉著(俗稱Chik sign),呼籲孕婦避免前往疫區。
姜醫師最後呼籲,面對擴大的境外疫情,國人應避免前往有疫情的旅遊警示地區,並主動配合防蚊措施與社區清除病媒蚊。目前屈公病無特效藥,若出現發燒、關節痛等症狀,需及早就醫並進行支持性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