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傳統CBD位於中區與鐘路區交界的「市政廳-乙支路-鐘閣-光化門-清溪川」一帶,這裡是大韓民國政治、經濟與行政的核心地帶。
乙支路:工業區變金融巨擘門牌地
乙支路,這條橫跨首爾市政廳、明洞、鐘路的商務大道,過去以工業與五金業聞名,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金融與大企業總部的聚集地。特別是位於乙支路三街的地標建築 PINE AVENUE Tower,近年吸引大量企業進駐,象徵乙支路金融地位的躍升。

新韓卡(Shinhan Card) 更在2020年直接買下 PINE AVENUE Tower A棟,成為大樓所有人,進一步展現其資產整合與長期布局的決心。韓松(Hansol) 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總部均設於 PINE AVENUE Tower B棟高樓層,與集團控股部門並列,形塑企業總部群聚。
乙支路的價值不僅來自地段,更在於其「行政+金融」的雙重核心角色。可以近距離直達光化門各大政府機關,又擁有銀行、保險、投資機構的密集分布,曾有韓國不動產分析師說:「如果光化門是心臟,乙支路就是資本的血液,想掌握現金流就要在這裡設據點。」

若說乙支路是「老錢」與權力的象徵,那麼汝矣島便是「新資本」與未來財富的象徵。
位於漢江之南的汝矣島,原為沙洲地形,直到1960年代以前都是農地。1971年,當時的韓國總統朴正熙宣布將汝矣島開發為「首都的曼哈頓」、開始進行都市化。同年韓國國會(國會議事堂)遷至汝矣島,其後陸續有電視台及廣播公司搬進,Deloitte Korea德勤集團資深合夥人Paul JH KIM金在煥表示,「證券交易所搬進來(汝矣島)是指標,使其成為韓國政治與金融的新中心,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在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IFC Seoul)與Parc.1雙塔陸續完工使用後,汝矣島加速向「首爾的華爾街」邁進。這裡不只是韓國證券交易所、金融監督院等重要機構的所在地,更是KB國民銀行、韓亞金融、未來資產大宇(Mirae Asset Daewoo)等重量級金融機構的總部基地。

近年更有科技新創與國際金融機構選擇入駐,形成金融科技(FinTech)與傳統金融並存的生態系。
根據CBRE Korea 2025年第二季報告資料顯示,首爾汝矣島A級辦公室今年首季空置率僅2.8%,其中國際金融中心(IFC Seoul)的空置率更是低於1%。

世界排名在前四的德勤集團韓國辦公室就設在汝矣島IFC國際金融中心,德勤集團資深合夥人Paul JH KIM金在煥指出,辦公室位於交通便利的地點,以及有良好的硬體設備,可以為公司吸引人才;除此之外,就是建築象徵性。在首爾,某人住哪、某企業在哪棟樓,都會讓社會留下印象。
他舉例說:「例如在 IFC 工作,就會讓人覺得是好公司。我們每年錄取 150到200 位新進員工,問他們選擇 Deloitte 的原因,最多人提到的竟然是『辦公樓很好』,足見地標建築對企業與員工的吸引力。

從首爾辦公大樓的軌跡看台灣,北市敦化南路金融商圈早已飽和,融合行政、產業、交通與文化的全方位新莊副都心目前開發進度已達 74%,正進入商用主升段,吸引各大銀行、科技與傳產巨頭進入設總部。包括儒鴻、四零四科技、光寶科技、國際半導體大廠一詮等高端供應鏈企業,已開始布局新莊,形成產業鏈整合的新熱區。

近年深耕商辦產品的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認為,新莊除原有產業依託外,副都心再以「行政×交通×金融商業×文化」發展,迅速崛起為北台灣戰略重鎮。鎖定新莊五股企業二代多想將廠辦分離、打造企業總部的企圖心,興富發集團將在新莊副都心重要幹道中央路上推出地標級豪辦「國家壹號廣場」,總銷300億元,期望獲得企業主青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