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丹麥北部的奧爾堡動物園上月底出面呼籲飼主捐出不再飼養的寵物,引發爭議。(pexels提供)

丹麥動物園鼓勵飼主「捐不要的寵物當肉糧」 網友氣炸:人類味道也很不錯

記者|鏡週刊

綜合外媒報導,動物園在臉書發文表示「雞、兔子與天竺鼠是掠食性動物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我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避免浪費,同時維持牠們的自然行為、營養攝取與身心健康。」官方說明,園方會由專業人員「溫和地」進行安樂死處理,再將動物肉體餵食園內的亞洲獅、歐亞猞猁、蘇門答臘虎等食肉類動物。

此舉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部分民眾認為這種作法尊重自然法則,有助於動物的行為豐富化。另一部分民眾則反對將寵物用作飼料,痛批「你得多病態才會想出這種事情來」「這是在開玩笑吧,沒有人會真的把自己健康的寵物帶去動物園讓他們殺了然後餵給其他動物吃的」「我向那些能夠把自己的動物交出來,讓其他動物能有食物的人致敬,我想我自己可能做不到」。

副園長尼爾森(Pia Nielsen)接受《衛報》訪問時指出,這項做法已行之有年,並非新政策。她強調,在丹麥,飼養食肉動物的動物園普遍會提供帶有毛皮與骨骼的完整動物屍體,以接近自然型態的飲食。

「對於因各種原因需要被安樂死的動物,讓牠們在死後仍能發揮價值,是一種合理安排。」尼爾森補充說,園方接受的捐贈類型包括雞、兔子、天竺鼠與馬匹。奧爾堡動物園強調,這項政策也獲得部分遊客與合作夥伴的支持,他們願意透過捐贈動物參與園區的保育與教育行動。

這並非丹麥動物園首次因飼養政策引發爭議。2014年,哥本哈根動物園曾安樂死1隻健康的年輕長頸鹿「馬流斯」(Marius),以避免近親繁殖。該事件雖引發國際譴責,但園方仍將牠的遺體部分用於研究,部分餵給獅子、老虎與豹等掠食者。數週後,園方又為了引入新雄獅而處決了4隻獅子,進一步激起公眾批評。

相關文章

快訊/大雨沖進立法院「走廊全濕了」 立委辦公室急拿沙包擋水

大馬網紅假慈善!施捨「飯包雞骨頭」羞辱街友 拍片道歉又被罵爆了

味全龍1年5個月合約簽下黃暐傑 月薪50萬元「下週可投入比賽」

更新時間 2025.08.05 18: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