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本故事中,男孩阿羅擁有一枝神奇的紫色蠟筆,他透過畫筆創造世界、讓事物變得栩栩如生,藉此展開一趟未知的旅程。 來自澳洲的派奇劇團(Patch Theatre)改編成《閃閃星》,把畫筆改為光影變幻,描述一個小女孩在房間遇到一顆神秘的小光點,並隨著它解開隱藏在黑暗中的祕密。
為了讓孩子們親身經歷故事所闡述的自由與可能性,《閃閃星》用光影呼應故事裡的畫筆,作為孩子創造和探索的工具,帶領他們進入一個由光和影構成的夢幻世界,並藉由互動參與的形式,激發小觀眾的想像力和探索欲望。大家進場時會收到小燈,孩子可以隨著情節變化舞動手中的小燈,和劇裡的女孩一起體驗驚奇的冒險。

《閃閃星》的 英文劇名借用自單字「zoom」,象徵光的速度,也代表遠近與透視變化──從微小光點到壯觀光影的轉變。運用LED燈、投影和雷射光等技術,模擬如夢似幻的環境,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許多互動橋段,讓他們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例如先讓他們體會黑暗,並引導孩子收集它,同時也給他們一盞光,讓他們在演出中藉由手中的小燈感到安全,藉此保護自己,更可參與演出,用光改變舞台的氛圍,甚至讓他們在遊戲中以不同方式使用它,感受到自己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在劇場中獲得體驗感。
派奇劇團成立於1972年,是澳洲備受尊崇的兒童劇團。除了劇場演出,他們常走入學校、社區,與各單位合作推廣藝術教育,許多作品都以互動性的體驗出發,結合兒童心理、教育、娛樂等面向,其中,《閃閃星》曾入圍2022年雪梨戲劇獎(Sydney Theatre Award)最佳兒童製作。
劇團表示,對四至八歲的孩子而言,線性敘事並不那麼吸引他們,因此《閃閃星》會根據現場兒童的參與,而有高達20種不同版本。他們觀察,孩子對「黑暗」與「光」的反應與成人不同,例如告訴小孩「幫我帶一片黑暗來」,他們不會疑惑,而是迅速找到它,可能是裝滿黑暗的密封盒、或只能看到黑暗的望遠鏡等,結果令人驚艷。
他們也提到,最喜歡的觀眾反應是「不可能!」或者「你是怎麼做到的?!」這些孩子的反應振奮了他們,繼續在表演中運用「古老的魔法」,帶給孩子驚奇。《閃閃星》將於明天(17日)至20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