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hreads有一則由護理師PO出的急診室匿名病患病歷公審,只見主訴中寫到「吃太大顆藥,喉嚨痛」,該護理師無言表示:「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搜集各種掛急診主訴,直到全台急診改成全自費(???)」

吞藥痛到掛急診竟被PO網嘲諷,該貼文留言區更有網友爆料急診笑話蒐集清單。(翻攝自Threads)
此話一出,引來眾多留言「笑話連發」,有人舉出如「芭樂籽卡牙齒」「投籃投到脖子痛」「昨天被陌生人打,他的血流到我身上,想要驗有沒有HIV」等案例。
然而,也有不認同的醫護人員在貼文下留言:「我的確遇過因為吞服藥物導致的食道潰瘍巨痛,半夜來掛急診的病例,再晚一點食道就要穿孔了⋯⋯雖然我離開臨床很多年了,為什麼總一直看見那些在嘲笑掛急診的各種理由,除了一些特例撇除不說,一般民眾是因為沒有專業知識而造成的慌張就醫,衛教去門診或看怎麼處理就好,這樣把病例po出來公審,覺得自己這樣好嗎?」
對此,急診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跳出來替病人說說話,並提醒大家「這個主訴表面看是小病,實際上有可能是地雷」。
醫師指出,有些藥物若卡在食道,會造成劇烈疼痛甚至食道灼傷,病患會感到「吞嚥時灼熱刺痛、胸口劇痛」,若忽視,後續可能會演變成食道潰瘍、狹窄甚至穿孔。
醫師也強調,臨床常見的誤判思維包括「錯把時間順序當成因果關係(如吞藥後才痛=藥害的?)、被病人自我診斷的敘事誤導、醫護被大量輕症掛急診疲勞轟炸,判斷容易鬆懈」。
「若不知病人吞的是哪種藥、有沒有高風險成分,怎知道是不是潰瘍或穿孔?」醫師也建議針對這類案例應進行進一步問診與檢查,判斷是否需安排X光、超音波、甚至內視鏡,不能一味輕忽。
急診醫師最後也呼籲同仁,醫療專業的價值,不只是在搶救,更是在看出別人沒看到的重症訊號。
相關文章
「背著家人出走來台」 28歲韓籍女精神恍惚拒溝通!赤腳徘徊急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