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乃瀧」1951年創立於日本,1980年代進軍台灣,主打平價大眾日料與居酒屋文化,快速攻佔中北部市場。1996年達到經營高峰,全台展店70間,月營收高達2.5億元台幣,深受上班族與家庭客喜愛,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
根據相關人士與媒體報導,品牌走下坡主因是原經銷商在高峰期突然決定轉移業務,導致總部經營權頻繁易主,引發多起加盟糾紛。1998年甚至傳出加盟商與總部互告,承包商追討款項等風波,企業形象嚴重受損。
第二個致命打擊來自外部競爭。2000年前後,台灣日式料理市場迅速擴張,吃到飽、單點、連鎖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消費選擇變多,養老乃瀧原本的「平價日料」優勢不再明顯。加上政策推動酒駕防制、921地震等事件,更加重其營運壓力。
作家陳靜宜曾回憶採訪過程指出,當時負責人坦言轉投資房地產失利,加上政府禁酒宣導,讓原本以晚間酒客為主的經營模式備受衝擊。
目前台灣已無「養老乃瀧」分店存留,部分加盟店則改名經營,成為日料市場的歷史回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