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加熱菸在國內法規仍屬「未審未准」產品,引發社會質疑政府監管失能、助長黑市。(海巡署提供)

購買加熱菸卻是走私貨 民眾投書怒批政府裝睡

記者|鏡週刊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早於2019年即依「菸草產品上市前審查程序」(PMTA)批准加熱菸產品上市,並於2020年允許業者標示「可降低使用者接觸特定有害物質」;雖不代表產品無害,卻是基於風險評估與科學數據所作出的公共健康決策。目前包括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紐西蘭等近百國已准許加熱菸合法販售,依據風險比例原則實施差異化管理。

研究生指出,反觀台灣,卻該審不審、該說不說。網路上有24萬人連署,要求政府立即課徵加熱菸稅捐,反映的正是社會對政府空轉、黑市亂象的不滿。民眾已經用行動告訴政府,不要再逃避了!

研究生認為,當各部會互踢皮球、制度出現真空,黑市趁勢壯大。這不是單純的「不作為」,而是實質縱容非法。更諷刺的是,當越來越多民眾使用加熱菸,他們卻無從得知自己買到的是不是走私貨。這是誰的責任?難道不能用制度給社會一個可控、可查的答案?

有專家認為,審查並非無止盡等待完美證據,而是應設立合理評估標準,透過科學審議與持續監測管理,讓制度回歸法治與專業。研究生亦指出,當全世界都在前進,我們不能繼續原地裝睡。是時候喚醒沉睡的制度,讓審查回到科學本位,也還給民意一個交代。

研究生說,若真重視公共健康,就應盡速完成審查與管理機制,否則台灣不僅落後國際趨勢,更讓吸菸者持續受困於紙菸與黑市之間,學界呼籲政府正視民意與科學證據,盡快清楚表態與作為,讓審查制度不再停滯。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相關文章

醫師泛舟遭捲入暗流溺斃 命理師:「6種命格」當心玩水風險

美女律師捲詐騙案引熱議 司改協會:凸顯打擊犯罪、保障人權間緊張關係

淫魔郵差遭縱放/偷拍逾70女連未成年都受害 議員要求警察局、社會局擴大調查

更新時間 2025.07.04 23: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