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近2年來發現,每逢畢業季總會收到幾筆姓名相同但聯絡方式不同的捐款,致電後才發現背後暖心故事。(翻攝自紙風車劇團 臉書)

善的循環!台南幼兒園畢業不送禮 「化成愛心捐款」力挺紙風車

記者|鏡週刊

台南侑之苑幼兒園在畢業時節選擇了不一樣的方式,不送畢業禮,而是把禮物化成愛心捐款,力挺紙風車劇團。

園方不僅用準備畢業禮物的經費捐款,更將捐款收據製成卡片送給孩子。園長葉峰瑛表示:「孩子擁有很多物質,打開禮物只有短暫開心,但捐款支持偏鄉孩子看戲,這是一輩子的禮物。」她希望透過這份有意義的禮物,傳遞愛與責任,讓孩子從小學習關懷與分享。

不僅如此,許多家長也響應園方理念,以老師名義進行捐款,將原本用於謝師禮的預算轉化為支持文化教育的行動。有家長表示:「希望孩子的老師知道,這份感謝不只留在我們心裡,更成為實際幫助別人的力量。」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表示,這些捐款將用於「368兒童藝術工程」中的行政與後勤支援,包括偏鄉地區臨時搭建的舞台、下雨時給孩子穿的雨衣,或載運山區學童的接駁巴士。執行長張敏宜指出,368工程自2006年起已完成兩輪全台巡演,第三輪正在進行中,目前已舉辦近800場演出、累計超過165萬人次參與。

「孩子幫助孩子的故事,一直在持續。」張敏宜感性地說,有些孩子看的第一場戲是紙風車,對某些孩子來說,那可能也是童年唯一的一場演出。未來仍需社會各界支持,讓藝術教育跨越城鄉與經濟的差距,陪伴每一個角落的孩子成長。

相關文章

放寬捐血年紀了!台北「A、O型血」急缺 大家一起挽袖捐熱血

「老婆罵我了」看似自嘲竟是性別卸責話術! 專家揭「被太太念」背後的社會權力操作

第4號颱風丹娜絲最快今生成 專家揭「就在家門口」最靠近台灣時間曝光

更新時間 2025.07.04 15: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