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捷克紀錄片《我12歲,你介意嗎?》記錄網路性騷擾與剝削的黑暗實況。(公視提供)

以「愛」進行兒少網路性剝削 紀錄片探討兒童數位性暴力

記者|鏡週刊

《我12歲,你介意嗎?》透過社會實驗方式,讓3名成年女演員假扮12歲女童在交友網站進行測試,僅10天內竟收到近2500名成年男性的交友邀約。即使參與實驗的「假女童」強調「我12歲,你介意嗎?」,卻總獲得「不介意」的回覆。該片拍攝方式引發捷克社會對網路兒少性剝削的高度關注,更促使警方申請調閱該片影像紀錄,依此啟動犯罪調查、起訴與定罪。

映後論壇節目中,主持人鄧惠文開場即點出,許多兒少在進入戀愛關係與接觸性議題時,往往不知道此是被侵犯的行為:「究竟什麼時候知道應該進入這個階段,還是說這根本是勒索或騷擾?這是最難的。」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中),與公民來賓們透過情緒桌遊模擬網路交友潛在危機事件,共同探討兒童數位性暴力。(公視提供)

社工督導曾峻偉分析「兒童性誘拐」的運作模式,指出成年加害者會利用孩子對性知識的不理解進行誘騙,假裝是大哥哥、大姐姐帶領孩子探索,實則透過洗腦灌輸錯誤知識。更危險的是,加害者會刻意營造「秘密關係」,告訴孩子「這是屬於我們之間的秘密關係,不要告訴任何人」,利用兒童害怕被家長責罵的心理,阻斷求助管道。

曾峻偉指出,此種「以愛之名的傷害」現象,會使受害兒童誤認傳送性影像或發生性行為是「正常的愛情表現」。

諮商心理師王雅涵分享輔導經驗,舉例一名與網友交往2年的孩子,雖進行視訊洗澡、電愛等行為,卻完全不覺得是被勒索,甚至不理解為何父母與老師要介入管制。「她不清楚這個人的狀態,她的重點不是不可以跟男友洗澡,而是不可以被爸媽發現,還認為這就是愛。」

曾遭遇數位性暴力事件的公民來賓莉莉安錄影後表示:「這些事件可能存在你我身邊,無聲的聲音需要你來提供幫助,希望我們在這過程中不再旁觀,能夠成為勇於介入的旁觀者,及時幫助他人。」曾峻偉則呼籲,成人應主動建立兒童正確性知識,協助孩子識別潛在風險,避免遭到利用和傷害。

《公視主題之夜SHOW–我12歲,你介意嗎?》於7月4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7/5)上午七點半重播,完整版節目內容已上架「公視+」影音平台,也歡迎到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KKBOX、Sound On、Firstory等六大平台上搜尋,就能在節目播出當周收聽最新的podcast節目音檔。更多詳情請至公視主題之夜SHOW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相關文章

林志玲設獎盼女力創作 TCCF提案大會徵件截止倒數

反派專業戶顛覆銀幕形象 他拍《鹽路上有你》單腳走步道直呼荒謬

鬼才導演奇想新作 《大同世界》宛如阿巴斯遇見魏斯安德森

更新時間 2025.07.03 22: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