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芬蘭能延緩失智的FINGER計畫享譽國際,多國積極複製取經。(翻攝X@eufingers)

失智海嘯4/每年新增2萬失智人口 台灣照護政策準備好了嗎?

記者|鏡週刊

失智症是伴隨老年人口增加而出現的病症,尤其老年人每增長1歲,失智盛行率就會提高。依據統計,80歲是個分水嶺,衛福部資料顯示,79歲以下失智症盛行率是9.1%,80歲則一口氣攀升至16%,90歲甚至接近30%,也就是說,90歲以上老人,每3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而高額的照護費用,不只是家庭沉重的負擔,也對國家經濟造成壓力。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推估,高收入國家的失智症照顧成本,約占該國GDP(國內生產毛額)1.4%,以2024年台灣GDP 7955.73億美元來說,代表台灣社會一年的失智症照顧成本高達111.38億美元,約新台幣3,341億元。而這筆金額約等同台灣一年國防預算的一半,也遠高於長照年度總預算。

失智海嘯拉警報,台灣政府準備好了嗎?高齡照護醫師陳乃菁表示,台灣失智症每年增加人數大約是2萬人,與預估相差無幾,「我們國家的失智人口照著估算發生,不像歐美國家政府有介入控制,失智人數顯著下降。」陳乃菁提出近10年的觀察。

她提到,芬蘭的FINGER研究顯示,從運動、動腦、地中海飲食、社交、健康體重等改善,可有效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本來這計畫是要做長期試驗,但實行兩年發現很成功,芬蘭政府因此推廣至社區,且帶頭鼓勵運動,將運動生活化,現在社區照顧中心有各式各樣的健身設備;而目前全球多國也在進行規模更大的『WW FINGERS』研究計畫,試圖複製芬蘭成功經驗。」

更值得台灣學習的是,芬蘭除了開發延緩失智的遊戲,更有監督照護機構的機構評鑑遊戲,由評鑑者和機構內老人一起同樂,從中了解老人家有沒得到適當的照顧,杜絕機構敷衍了事。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陳筠靜則指出,最長壽的國家日本已在2023年為失智者立《失智症基本法》,美國、韓國、加拿大也有相關法令,用立法的方式更落實保護失智者權益,也有成立相關機構,協助失智者處理財務上的問題。

除了立法外,日本也與企業合作,讓民眾更認識失智症。例如,日本星巴克每月會舉辦一次「認知症咖啡」(日本稱失智症為認知症)的活動,背後推手就是政府政策引導;事實上,日本政府早於2015年提出「新橘色計劃」,也就是失智症政策推進總合戰略,希望傳達給民眾對失智症正確的認知,一同營造友善社區。

衛福部則說明,2017年12月公布我國「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中策略三,有積極推動長者健康計畫,其中「長者功能自評量表」(ICOPE)幫助長輩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失智風險因子,及早介入相關處置。但以目前失智症罹患人數及盛行率來看,相關政策宣導、落實仍需加強。https://youtu.be/oqfUipNF6YE

相關文章

理財專題/台灣超高齡社會的殘酷真相 失智海嘯來襲

失智海嘯5/失智照護燒錢又燒心 長照3.0能解家庭困局?

失智海嘯7/長照3.0資源升級難解人力荒 失智照護恐成下一場社會危機

更新時間 2025.07.04 13: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