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在20年前購入高雄澄清湖大樓,法院認定涉背信。(翻攝Google Maps)
中信金控公司經營績效近來表現亮眼,營收屢創新高,即將配發史上最高的股利2.3元,而中信金董事辜仲諒因台壽案、紅火案及其衍生的億美元投資案,纏訟近20年也陸續獲判9次無罪,其中3億美元案更經最高法院判決認定無罪確定。

Newton負擔泰通(Tectonics)公司百分之百成立款(下圖),泰通帳戶收到Newton的3.3萬美元後成立。

Newton負擔泰通(Tectonics)公司百分之百成立款,泰通帳戶(上圖)收到Newton的3.3萬美元後成立。
正當中信金一切朝正面發展之際,上週二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中信銀行20年前購買高雄澄清湖大樓案,認定交易過程中多經泰通公司一手,造成中信金1億元損失,儘管律師團提出相關資金及公司設立資料,要證明澄清湖大樓交易案並未造成中信金損失,但法院仍判辜仲諒有罪,消息一出震驚社會,也引起司法界熱議。
本刊取得法院認證的中信金子公司金流架構,顯示中信金百分之百持股控制中信資產公司,再由中信資產輾轉投資設立泰通公司。本刊也取得當年設立泰通的原始文件及投資款金流,均顯示泰通公司成立資金確實來自中信金集團轉投資的Newton,因此屬於中信金集團控股的投資公司無誤。

中信旗下的Newton公司申請設立泰通公司文件。
針對突判辜仲諒有罪,法界人士指出,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特別出具解釋公告說明,所謂SPV即企業在表面上並未控制某些經濟個體的所有權,但透過交易的安排在實質上掌控其經濟利益。因此後續上訴審理,檢辯攻防重點落在泰通公司是否符合國際會計準則有關SPV的定義,及傳訊金融專家證人鑑定,以利釐清事實。
由於泰通公司是中信金集團財務投資用的「特殊目的公司」(SPV)身分,泰通賺到的價差,等同是中信金賺到的,如同把左口袋的錢放到右口袋,但此次法院卻判處辜仲諒有罪,引發法界熱議。
相關文章
辜董獲罪超意外3/會議紀錄揭中信金關鍵決策 他不在場卻要扛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