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東縣金峰鄉發生小米粽中毒事件,患者緊急送醫後,仍造成3死9傷慘劇,震驚各界。(翻攝饒慶鈴臉書)

【台東毒粽案解密】親友送小米疑摻劇毒托福松 台東毒粽案鎖定人為因素

記者|鏡週刊

托福松是紅色顆粒狀的有機磷類劇毒殺蟲劑,多用來防除農田或果園的地下害蟲,具有濃烈的蒜頭或瓦斯臭味,刺鼻味道令人作噁,已很少人使用,就連販賣的農業行也不多,若不慎食用,急性期症狀包括抽搐、大小便失禁或呼吸衰竭,一般在五分鐘到半小時就會出現反應,因此,除了買賣須實名登記,外包裝還註明很危險。

曾姓阿嬤自製的10條小米粽(圖),經化驗證實含有農藥托福松。(鏡新聞提供)

詭異的是,該批小米是死者曾姓阿嬤的一名親友所送,到底是送來時就被摻入托福松,或是搗米時托福松被倒進米臼,連同小米被搗碎再包入豬肉、蝸牛及竹筍等內餡中,蒸煮為十條小米粽,成為釐清全案的最大關鍵。

托福松呈紅色顆粒狀,且帶有刺鼻臭味,為何會被加入製成小米粽,成為檢警釐清重點。(鏡新聞提供)

本刊調查,台東地檢署已將全案列為他字案,並加派一名檢察官協辦,連日來除了派人在台東地區追查托福松買賣紀錄,還密集約詢阿嬤的親友,了解托福松來源及製作小米粽的背景等,包括廚房光線、阿嬤的身心健康、案發時與其他親友有無喝酒,以及家庭狀況等細節全都要查。

患者毒發症狀來得迅速凶猛,因此第一時間幾乎就排除蝸牛所致。(鏡新聞提供)

此外,由於阿嬤死後,來守靈的親友接連食用該批小米粽,第一時間為何沒人反映粽子有異味?是否有其他親友一起參與製作?親友間有無財產或感情紛爭?諸多疑點都是專案小組欲釐清的重點,以研判是否有下毒的動機。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相關文章

【時事焦點】親友送小米疑遭摻托福松 台東肉粽3死案朝人為因素偵辦

【台東毒粽案解密2】阿嬤暴斃醫院竟未查覺是中毒 毒粽案多枉死2人

【台東毒粽案解密1】石臼驗出托福松致命量逾8百倍 帶殼小米來源成關鍵

更新時間 2024.10.01 15: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