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黃仁勳)是來要更多晶片的,當然。」台積電運動會上,董事長魏哲家這句玩笑話,其實也反映出輝達、蘋果等大廠對晶片需求有多渴望,只是當前產能真的有夠緊。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後難得露面,與魏哲家共同獲頒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年度最高榮譽「羅伯特諾伊斯獎」,而魏哲家致詞中更不諱言,先進製程不夠、不夠、還是不夠,台積電目前面臨的需求量,是產能的三倍,這恐怕也代表,未來幾季搶產能現象將持續存在。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這也意味著,即使台積電已經是全球最積極擴產的一個晶圓代工廠,但是擴廠的速度,依舊還是難以趕上在AI方面的應對,對於在應用晶片它的需求快速成長的力道。」
產能不夠,就得加快腳步擴廠。傳出台積電要再蓋3座二奈米廠,以1廠3千億來算,總投資額高達9千億,地點可能選在南科特定區,A區40公頃土地,符合晶圓廠需求,但前題是得經過環評等一連串程序,最快有機會明年動土。
劉佩真:「它的主要關鍵考量的戰略因素,在於在當地目前產業的聚落,還有供應鏈的一個完整性。那畢竟台積電已經在南科建立龐大的先進製程的一個基地,能夠形成比較緊密的超大晶圓廠的群聚效應。」
台積電法說會透露二奈米需求強勁,竹科寶山2座廠,加上高雄楠梓5座廠,未來南科也加入台積電2奈米家族,將成為貢獻營運的關鍵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