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優秀社福機構 榮耀時光
傳善獎今天(18日)下午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第十一屆頒獎典禮,8家獲獎單位分別是:在台東大知本地區以就學就業就醫就養四大面向進行地方支持系統的「孩子的書屋」、台灣臨終安寧照護的推手「安寧照顧基金會」、在全台建立1919食物銀行並辦理偏鄉陪讀與提供食物箱的「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在台中致力於老人教育及全方位長照服務機制的「曉明基金會」、長期關注偏鄉山區原住民兒少服務的「至善基金會」、平均每年回收79公噸、整理後再利用8萬件以上再生玩具與兒老等各式群族共玩的「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於中部針對身心障礙的雙老(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家庭發展安居樂業計畫的「瑪利亞基金會」、建置病友資料庫,以大數據推動罕病精準照護的「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
本屆得獎單位所關心的議題相當多元,包括兒少陪伴、偏鄉教育、身心障礙支持、安寧照護、病友服務、惜食議題、循環經濟、組織數位轉型等領域共8家中型社福機構,不僅是社會大眾善心捐款的最佳選擇,亦是企業界具體實踐ESG目標的最佳合作夥伴,現場近400位社福機構及企業代表出席,氣氛熱絡感人。
推動社福創新與跨域合作
主辦單位陳永泰公益信託王景賢總幹事表示,傳善獎以長期、穩定挹注為核心,並設有傳善研究影響力、社福人才獎助學金、傳善學苑與經驗分享會等培力環節,促成跨域學習交流與互助合作。他提及之前看過一位坐輪椅的YouTuber到世界各國搭公車的影片,有些城市的公車看到他根本不停車,也有司機停下來拿出專用設旅協助他上車、且乘客皆耐心等候。他認為這種「司機不催、乘客不罵」的「善意社福生態圈」需要政府政策、企業配合、媒體報導、大眾認知等各層面環環相扣,每個人都一起釋出善意,才得以落實「更好的社會」。
協辦單位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陳俋潓理事長則指出,傳善獎除了藉由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擔任評審,導入多元觀點進行方案審查,得獎後更搭配為期三年的專業顧問團隊,陪伴機構走過創新的每道難關。
公益生態圈永續發展的驅動力
典禮特邀國立臺灣大學社工系馮燕名譽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她連續七屆擔任複審評審的觀察,從穩定資源支持、專業人才匯聚到跨學術與實務界的知識導入,深入剖析傳善獎對台灣公益生態的系統性影響。她強調陳永泰公益信託以「容錯」文化打破傳統評鑑框架、容許失敗並鼓勵創新與成長、促進組織自然轉型,開創社福支持新典範。
本屆亦安排2025傳善研究影響力首獎得主許華倚以得獎主題「數位陪伴實證:高齡幸福新契機」分享長者幸福感如何透過數位創新且有效提升。
典禮中,更邀請今年的得獎機構「孩子的書屋」上台表演,表演者是在書屋長大的孩子林琦與皓羿,這次演出是書屋給傳善獎頒獎典禮的特別獻禮,精心挑選《一起回家》與《張三的歌》,承載了深刻的情感與共鳴。希望透過歌聲,為現場每一位觀眾帶來溫暖與鼓勵,讓音樂成為連結彼此的橋樑,傳遞書屋「陪伴與成長」的理念,與您共享這一刻的感動!
期盼透過「傳善獎」讓社福機構加速演進,也呼籲社會大眾與企業共襄盛舉,在台灣社會共同建立善循環、一起傳善 !(專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