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人 馮寄台:「得獎是鏡電視鏡新聞調查報告。」抱回第 24 屆卓越新聞獎「最大獎」新聞節目獎「鏡新聞調查報告」,致力於深度專題、調查追蹤、人文關懷,關心各種鏡頭外被忽略的角落。
鏡新聞調查報告製作人 林上筠:「因為新所以我們沒有包袱,也因為新我們打破了很多框架,勇於挑戰各種非主流議題,多一些些人因為我們報導,因為我們的專題而獲得力量,這就是我們最大前進的動力。」
從調查知名手遊淪為未成年「裸拍」獵場、台灣浮濫補貼政策、拆解 AI 詐騙、關心新住民長照,到青少年犯罪、ADHD 過動症等親子校園議題,各面向不漏接、深度追蹤。
頒獎人:「得獎是青春勿語破解數位獵場。」藝人黃子佼持有未成年性影像,被封「台版 N 號房」,鏡新聞解秘,源頭來自青少年沉迷手遊,也因為年紀小「不敢說」,淪為被害者「黑數」,記者歷時半年追查,揭露「12 種」誘捕手法和龐大產業鏈。
鏡新聞調查報告記者 林昆慶:「在我們節目播出之後也發生了,也滿類似狀況,我個人社群媒體的照片被大量盜用,(加害者) 創立大量假帳號去做所謂戀愛詐騙。」
同一天也頒「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鏡電視又得獎了。消費者權益報導獎頒獎人:「我們得獎作品是鏡電視從手搖飲到代糖台灣減糖困局。」直擊手搖飲產業,調查飲品含糖量、代糖標示、甜味劑風險,比較各國「減糖」策略,檢視政府「無糖飲料免稅」政策爭議。
佳作作品再 +3,包含:詐騙進化 AI 操控、青春物語手遊數位誘捕、假面地面師奪產圈套。專題節目除了獲得評審青睞,最重要是讓社會反思。
(涉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