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5 年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SA)最新空間環境報告,目前約有4萬個>10 cm的物體被追蹤,其中約11,000為在軌有效載具,其餘為廢棄火箭級、失效衛星與碎片,但ESA的分析推估,>1 cm大小的碎片數量實際可能超過120萬個,>10 cm則可能超過5萬個,地軌道太空飛行器受到碰撞的機率大幅增加。
太空碎片的來源有許多,撇除外太空來的微小隕石,其他包括火箭引擎與失效衛星長期滯留、衛星爆炸、事故的破碎殘骸、衛星與衛星、衛星與碎片的意外偶發碰撞(如 2009 年 Iridium 33/Cosmos 2251)造成的更多碎片,以及反衛星(ASAT)武器試驗或實戰造成的密集碎片雲。這些碎片的飛行相對速度通常在 7–15 km/s左右,1 cm大小的碎片就足以穿透太空站,10 cm大小的碎片則可能造成毀滅性的災難,目前的追蹤系統主要鎖定>5–10 cm的目標,對於更小類似子彈大小的物體則無法偵測,這也是這次神舟二十號太空站碰到的物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