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實測中,民眾站在風力發電機下方,透過分貝儀器測得的噪音約為60分貝,相當於一般家庭冷氣室外機的音量,在自然環境背景聲中幾乎聽不出風機運轉聲,結果讓不少鄉親感到驚訝。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秘書長許博涵表示,這座風機採用的是目前台灣最新一代技術,運轉時幾乎無聲,顯示風電技術已大幅進步,不再是民眾印象中的高噪音設施。
有民眾笑說,一開始還懷疑業者是不是「先把風機關掉」,因為現場實在太安靜。也有人指出,過去曾聽聞風機會影響農地耕作或作物生長,但親眼看到現場的農作物狀況後,認為風電與農業並不衝突,甚至能共榮發展。
瑞風能源目前規劃在屏東枋山鄉楓港溪設置九座陸域風機。由於過去地方上對風機運轉的噪音與環境影響有所疑慮,業者特別舉辦此參訪活動,邀請居民近距離體驗。多數參與民眾在實地感受後,態度明顯轉變,認為只要能兼顧環境安全與農業生產,風力發電值得支持。
有獅子鄉民表示:「很多事情要現場看、現場聽才知道。我們都是農民,原本擔心影響耕作,但今天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發現完全沒有問題,既然對電力供應有幫助,當然會支持。」
瑞風能源執行長許嫺音指出,這次活動獲得熱烈回響,許多原本持保留態度的居民在親身體驗後,對風電有了全新看法。她表示:「來參訪的民眾跟以前想法差很大的人其實非常多,甚至有些當初參與反對連署的朋友,參訪回去後反而說會支持,並幫忙宣傳看到風力發電安全、安靜,對農作沒有影響,開始願意支持綠能建設。」
隨著風電技術不斷進步,新一代風機噪音更低、發電量更高,且土地使用少、無污染,能與地方農業與觀光共存。許博涵也指出,未來希望結合當地自然景觀與生態特色,打造綠能示範園區,兼顧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育。他表示:「像這樣好山好水的地區,若能將農地使用與風力發電結合,既能維持原本農業用途,又能創造綠能價值,達到地方與能源共贏的局面。」
瑞風能源與台灣綠電應用協會後續也將持續舉辦參訪活動,邀請更多鄉親親臨現場,促進社區溝通與理解,共同推動綠能轉型,讓地方發展與環境永續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