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薪水也不會漲,只能靠買股票,加減有一點零用錢,那這樣零用錢就變得更少了。」小資族罵聲連連,過去不必繳補充保費的,現在恐怕一個也躲不過。民眾:「當然是會很XX啊,2萬塊其實沒有很多啊,所以我覺得應該級距再拉高比較好,健保局應該要再想一下。」
影響最大的就是存股族,原本只要每筆股利、股息不超過2萬就免繳,但新制改年度累計,假設持有ETF月領5000塊,一年共領6萬元,乘以2.11%,等於多付1266元補充保費;月領1萬塊,變成繳2532元,本來就賺不多的小資族,如今荷包雪上加霜。
民眾說:「對散戶、小資族、中產階級不是很有利,會調整一下自己的策略,盡量不要太往股息這塊的股票去進行。」尤其把資產重壓高股息ETF的存股族,將成為補充保費重傷族群,投資達人陳重銘教戰,可以改選配息少但穩定獲利成長的公司存股,投信公司甚至會改推不配息ETF,投資人不必太過緊張,為了躲保費可能得不償失。
陳重銘:「你有100萬的股票你領5%的股利,2.11%也才1000塊,你沒有必要為了保費去改變你的操作,補充保費就是去堵以前的小門,現在反而你要專注在高獲利成長的,那高獲利成長來講你賺價差。」資本利得不列入補充保費計算,也就是說,改以「股價上漲」的賺頭取代現金股利,也是操作選項之一。
但影響範圍涵蓋租金,就算房東改用分期入帳也逃不掉補充保費,讓租屋族擔憂多出來的這筆錢,恐怕又轉嫁到租金上。民眾:「會啊,一定會啊,一定會回到承租人身上啊,一定會啊,房東房子買了也是要繳房貸啊。」從存股族到租屋族,哀鴻遍野,感嘆補充保費不是改革,更像是全民割韭菜。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