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元首川習會正式落幕,彼此緊張的貿易戰出現降溫趨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吉隆坡會談的貿易協議前一晚(10/29)最終敲定,所以我預計我們最快下週就能簽署」。
美中貿易協議最快下週就能簽署,就連美國總統川普最在意的問題也都出現正面進展。貝森特:「中國已同意在本季購買1200萬噸的大豆,也就是從現在一直到明年1月」。中國承諾恢復大規模採購美國大豆,未來3年每年還會再進口2500萬噸,更同意了TikTok轉讓協議,輝達的晶片更是美中談判重中之重。
美國總統川普:「我們確實有討論到晶片,他們將與輝達等廠商接洽,商討採用晶片事宜」。這場川習會是川普今年重返白宮後,首度出訪亞洲的重頭戲,美中長期緊張局勢看似迎來好轉契機。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家卡洛琳·佛羅恩德:「所以兩國就目前對各自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達成協議,但在那些更複雜的問題上,我們將會看到許多不確定性」。
但不少外媒都分析,彼此間結構性矛盾還是難以化解。南韓記者:「專家擔心,儘管中國暫停了對稀土的出口管制,但仍會繼續利用稀土作為籌碼向美國施壓」。稀土市場的壟斷地位還有對黃豆的巨大需求成了中國的最大籌碼,成功換取美國延後部分出口管制措施,更降低了關稅,外媒《紐約時報》形容,川普看似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