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假偷渡真滲透 空窗期環島危國安2/中國遲不接回 偷渡客利用「遣返空窗期」趴趴走

記者|張景涵、趙世淵

接受網路媒體專訪,大談偷渡來台過程,中國海軍艇長阮芳勇2024年6月駕駛快艇,從對岸直衝我淡水河口偷渡上岸,當場遭到逮捕,全進入司法程序之後,士林地院判處8個月有期徒刑,如今刑期和收容期都已經屆滿,但何時能遣返中國還尚未確定,只能由移民署進行監控,但卻受訪談論偷渡細節,如同將台灣的岸際漏洞攤在陽光下。不只阮芳勇,日前還有中國籍男子疑以假「商務履約」名義申請入台證,但卻在漢光操演敏感區域四處拍片,甚至夜宿竹圍漁港油庫,種種行徑都讓人覺得他其實另有目的。

中國偷渡客遣返工作延宕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在兩岸協議經常已讀不回,才會導致滯留事件頻傳,對台灣來說將會是國安漏洞。軍事專家蘇紫雲:「如果他都有依照所謂的限制範圍的話,可以容許他在收容所之外,也就是一班的社會活動;如果他有一些異常行為的話,其實就該採取強制作為。」

據了解,目前收容替代處分會要求繳納保證金,且需定期向專勤隊報到,避免偷渡客變成觀光客。律師鄭育丞:「如果有意圖使非法停留之人從事藏匿或隱避者,可處6萬以上,30萬元以下罰緩。」近期中國對台頻頻滲透,很難說偷渡客是假意投誠,實則進行情蒐工作,若想杜絕收容替代處分,帶來的社會危害恐怕就得從執法層面加強防護。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鏡新聞》提醒您:犯罪行為,請勿模仿。

更新時間 2025.10.27 13:18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