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監視器持續監控立霧溪堰塞湖,形成堰塞湖後第三天,靳珩隧道週邊水勢明顯變少,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颱風和東北季風共伴,花蓮秀林鄉出現零星降雨,就怕雨勢不斷變多,讓堰塞湖水量增加,災民也趁著空檔,返家拿東西。
居民:「電話給我。」居民在秀林鄉長還有警方陪同下,回到家裡拿重要物品,但是因為安置時間還沒確定要多久,居民只能先拿部分的必需品。記者:「4天的東西,所以是直接上去。」居民:「對,到我們上面集中的地方,很不方便。」記者:「來拿一些東西嗎?」居民:「要綁小狗的,要綁小狗的。」記者:「盥洗衣物,大概幾天份的?」居民葉小姐:「5天。」記者:「你們就是暫時住籃球場那邊對不對?」居民:「對。」
大部分居民依拿到東西就要回到安置所,不過也有居民不願意撤離,就近在住家附近搭帳棚。居民:「雨勢還可以接受,我們就會在這邊,但雨勢真的很大的話我就會撤。」記者:「為什麼想留在這邊,不去收容所。」居民:「不方便。」
鄉長王玫瑰:「本來自昨天要進到部落,中央指揮官指示,昨天入夜怕有危險。」怪手山區持續作業,要進行降挖工程,目標是要讓壩體出現自由溢流狀況。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我們要開邊道上去挖掘,挖掘的話有一個程序就是,先挖一邊讓水溢流出去,然後穩定以後,怪手再轉過來再挖這邊再過去,越挖越低。」
立霧溪堰塞湖色澤也引發討論,呈現Tiffany藍,主因是陽光照射,加上岩層主要是由變質石灰岩,也就是大理岩而成,而溪水中微酸,會溶解碳酸鈣微粒,再經光散射效應,就會產生宛如牛奶般的Tiffany藍水色,但就怕大量溪水突然間潰決,公路局還有林保署,持續監測水量還有壩體狀況,保持高度警戒。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