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峽谷之間突然出現藍綠色的湖泊,山上工務人員陸續開車撤離,因為這是立霧溪的堰塞湖,17日早上9點才剛形成西側的壩體,花蓮縣秀林鄉中橫175.5公里,也就是靳珩隧道西口的舊路發生邊坡坍塌,大量土石滑落阻斷,因為立霧溪河道形成800公尺的堰塞湖,國家集警報下午兩點多大響,因為堰塞湖水面不斷上漲,平均每小時上升約70公分。
導致立霧溪形成堰塞湖的坍方崩塌範圍相當大,加上又在峽谷下切處,直接變成一個山中湖,壩體相當不穩定,一旦潰決附近的富世村還有東部立霧發電廠首當其衝,警消緊急撤離。員警廣播:「強制撤離,強制撤離,請大家配合一下,堰塞湖滿水位」。
警車街頭廣播,要求秀林鄉的鄉民強制撤離,立霧溪出現堰塞湖危機,地點在秀林鄉南邊的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也還沒解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每日日積雨量到達200毫米,我們會發佈CBS警告系統,當行進水位到達我們堤防1公尺的,這個高度的時候,我們會啟動堰塞湖的警報」。
防災指揮官季連成動起來,週六先進行演練,臥病老人以及孕婦行動不便者全得撤,而神隱多日的縣長徐榛蔚也終於出現。花蓮縣長徐榛蔚vs.記者:「(很多災民跟民眾說找不到你啊),其實我們都跟總協調官我們的前進指揮所都有保持聯繫」。徐榛蔚強調一直都在,只是災民們沒有看到。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