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化學兵在烈日下穿著全身防護裝備穿梭在花蓮災區,針對道路和淤泥暫存區展開大規模消毒作業,除了官兵使用背負式消毒器,陸軍也出動重型消毒車,就是為了防止連日高溫,淤泥長時間堆積、還有部分腐敗食物可能會孳生病媒蚊,派出80名兵力進行清消。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廚餘之類的東西,會導致因為天候變熱之後會孳生病媒蚊」。
榮總醫師郭良維:「可能會有點痛喔,要稍微忍耐一下,因為這邊都要清掉」。醫師在醫護站替災民開刀清創,28號一名57歲的災民向高雄特搜隊求助,表示在清理家園時右小腿不慎被割傷,醫師經過診斷,發現傷口已經嚴重潰爛,有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於是決定現場開刀,移除壞死組織。郭良維:「手術過程順利,並予以陪同家屬與病人,完整傷口照護衛教事項及開立口服抗生素、止痛藥」。
就是怕有破傷風等風險,疾管署特別提醒災民和志工清理環境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並配戴好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物品割傷,清理環境時也要記得使用稀釋漂白水沖洗。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赤手空拳很容易會感染到汙水汙泥當中的細菌,建議大家要採取3個防護的裝備跟措施,第1個就是有口罩,第2個的話呢是這個手套」。第三則是飲食、飲水務必要澈底煮沸,清理家園的同時也得留意自身健康與安全。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