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28日最新專訪片段中,為談判畫下重點。他表示:「這些(談判)還在進行中,還有台灣。那是很大的(談判),我認為很快就會到來。」外界解讀,這是預告台美貿易協議快要出爐了嗎?
盧特尼克受訪時說:「對台灣來說,理所當然是我們(台灣)生產95%(晶片),感覺很好。但川普會說,這對台灣不健康,對美國也不健康。」他拋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概念,坦言很難說服台灣。
盧特尼克兩次提到,全球目前有95%的晶片產自台灣,也強調台灣面對中國毫不掩飾的威脅。但他反過來表示「矽盾」沒有用,認為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台灣;供應鏈合作緊密,在地緣政治風險下才更有保障。
盧特尼克更直言:「美國要把整個供應鏈帶回來,我們在保護你們(台灣),而要我們繼續保護你們,拜託一下,你們也得幫我們。」川普不愧是商人出身,想喊話對台安全承諾,也要說得有些商業化。
至於安全威脅,川普在8月16日回憶:「他(習近平)告訴我,『我永遠不會這麼做(侵台),只要你還是總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9月22日則表示:「我們希望美方與中方能夠相向而行。」
《華爾街日報》27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打算利用美方想儘快達成貿易協議的立場,要求美國從「不支持台獨」正式表態為「反對台獨」,藉此孤立台灣。任何微妙的用詞變化,都是敏感神經。台灣晶片是否又要成為美中談判籌碼,考驗各方外交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