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危機怎解? 堰塞湖釀災外媒關注3/甲仙小林村滅村教訓 高雄撤離標準更嚴格

記者|鏡新聞 綜合報導

16年前的莫拉克風災,高雄山區的堰塞湖因為暴雨山洪爆發,甲仙小林村慘遭土石流掩埋,造成381人死亡,16人失聯慘劇,小林村滅村事件時時警惕高雄市府,不想悲劇重複發生,因此每逢颱風豪雨,山區居民總比其他縣市早早撤離。

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只要黃色警戒發布的時候,那我們就一律採取強制撤離的措施,因為有時候你撤離,如果在深夜發布警報的時候,要撤離會來不及,所以我們務必都是在下午前」。

土石流紅色警戒才需要強制撤離,但高雄市發布黃色警戒時就一律撤離,為了精準撤離一個都不放過,陳其邁說,名冊保全對象也必須隨時更新。陳其邁:「颱風或土石流警報發布以前,我們一定會再把這個名單再做一次確認」。

以0728豪雨為例,高雄山區撤離3104人,當時寶來溫泉街被強制淨空,居民反彈,市府依舊嚴格執行,不僅如此每次撤離,人數都超過三千人,大大降低生命損失,也因為警消、公所、里長還有軍方全力動員撤離工作。

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高忠德:「把這些人潛勢危險區塊的這些人安置在市府所規定的安置的據所,最重要就是避免發生災害」。居民不依規定撤離,依法可以開罰五萬到二十五萬元,加上歷經小林村浩劫,新制上路以來高雄人都配合,沒有人因為不撤離被開罰過,畢竟罰錢事小,但是性命還是最重要。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新時間 2025.09.25 19:07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