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員:「趕快走!趕快!趕快!」消防人員開著救災車,鳴笛示警,穿梭在花蓮光復村,不斷廣播大喊,要民眾盡速撤離到高處。消防人員:「第二波潰堤了!不要拍照了!你想死嗎?趕快走!」
急忙要民眾撤離,因為24號早上11點半,當地國家級警報狂響,示警又有第三波溢流。大批車輛開始往南邊撤離。員警vs.民眾:「往那邊走!往那邊走!」
光復車站瞬間湧出大批民眾,提著大包小包,依照員警指示疏散,大伙全都嚇壞,事後卻得知是誤報,虛驚一場,沒想到,15分鐘後,溪水真的上漲,11點50分又收到第二次撤離警報。
馬太鞍溪溪水24號一早持續上漲,所幸沒有再沖入市區。有在堰塞湖現場的林保署工作人員拍下照片指出,堰塞湖內還有一半水量,讓民眾十分擔憂。不過,林保署開記者會說明,強調溢流後,壩頂已經從原本的200公尺下切到80公尺,蓄水量也只剩下2,300萬噸,縮減了百分之75。
農業部林保署組長劉忠憲:「可能大家有感受到,好像還有一波又一波的水流下來,這個就是他在溢流的過程中,水還是會流到下游,因為他的水量越來越少,可以安全通過,大家可能誤解說,因為這是不是壩堤,又有比較嚴重潰壩情形。其實是一個持續正常在溢流。」
即便林保署表示,不會再有像23號如此大規模的溢流,但由於花蓮光復24號仍大雨不斷,土石還是會持續流出,因此還會維持堰塞湖的紅色警戒,救災時仍須留意人員安全。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