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美國眾議院15日舉辦守夜活動,紀念10日在猶他州遇刺的保守派網紅柯克。(AP)

不許柯克遇刺成玩笑 盧比歐加強簽證審查:慶祝暗殺者不得留美

記者|張憶漩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接受《福斯新聞網》專訪時強調,簽證並非權利,而是美國政府給予外國人的訪問許可,美國沒有義務接納具有破壞性行為傾向的人士。他指出:「我們不會邀請這些人來美國旅遊、求學或工作,所有受邀人士都應該接受更高標準的審查。」盧比歐更直言,凡是慶祝或讚揚政治謀殺、處決或暗殺行為的人,都沒有資格留在美國。

副國務卿藍道(Christopher Landau)稍早則透過社群平台發文,譴責在網路上頌揚柯克(Charlie Kirk)遇害的外國人,並要求駐外領事館採取適當行動。他譴責,看到有人在社群上歌頌或淡化這起事件,感到極度噁心,美國不歡迎任何讚頌暴力與仇恨的訪客,並呼籲民眾協助通報相關內容。

事實上,川普2.0上任後,國務院已推行更嚴格的「擴大審查」政策,要求簽證申請人提供社群帳號,讓領事官員檢視公開貼文是否涉及反美或反猶太言論。今年稍早,盧比歐也宣布,若外國人公開支持哈瑪斯,可能面臨簽證撤銷,國務院更透過人工智慧檢視申請者的數位足跡,審查範圍超越社群媒體。

不過,這項政策也遭到部分民權團體批評,認為恐侵犯言論自由與正當程序。然而國務院堅持,核發簽證是一種裁量而非義務,入境美國是「特權而非權利」。《路透社》先前取得的一份內部電文顯示,領事館已被要求對學生與交流簽證進行全面審查,特別針對可能懷有敵意的申請人,甚至提醒若申請人刻意保持「低調」網路活動,也可能是隱藏不良行為的警訊。

更新時間 2025.09.16 08:1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