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10日下午再度出海測試,隔天被日本發現在東海航行,海上自衛隊出動P-3C巡邏機監控,福建艦當時朝向西南方前進,旁邊還有兩艘驅逐艦護航,解放軍12日證實,福建號穿越台灣海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不針對任何的特定目標,中國軍艦在有關海域的活動完全符合中國的國內法和國際法」。國防部副發言人喬福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全程掌握,並且適切應處」。
11日首次穿越台灣海峽,福建號排水量超過8萬噸,是共軍第一艘採用電磁彈射和全通式甲板的航空母艦,比起遼寧號和山東號的滑跳式能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外界預期,最快可能9月18日在海南三亞服役成軍,讓中國進入「三航艦時代」,維修、訓練、巡弋各一艘不斷輪替,隨時都有航艦能在西太平洋出沒。
國防院中共政軍所副研究員舒孝煌:「不排除它(中國)的未來航艦會有這種常態性部署的情況,讓這個飛機彈射起飛,可能油料或者是彈藥,滿載的情況,那當然她對於週邊國家的威脅就會很大」。國軍在東部的戰力保存將遭受嚴重威脅,但福建號採用傳統動力,因此海上補給線將成為國軍打擊的破口。
舒孝煌:「週邊的護衛能力也許會不一定能夠完全保護這個補給艦本身,依賴說像F-16掛的這個魚叉飛彈,或者是水面的這些反艦武力,例如說這個沱江級(巡邏艦),如果(建造中)潛艦打擊群能夠順利,而且成軍的話,當然對(共軍)航艦打擊群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專家也建議,國軍跟美日、菲律賓等國針對中國航艦動態加強情報交換,一旦兩岸擦槍走火,才有辦法掌握先機,克敵制勝。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