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去年底在藍白推動下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案,今年首度依新公式計算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卻出現爭議,因公式「分母寫錯」,造成許多縣市統籌分配稅款不增反減,而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坦言,新版分配公式確實存在矛盾,陷入中央要給、地方拿不到的財政尷尬,平白製造財政黑洞。
財政部說明,新版《財劃法》第16條之1所訂普通統籌稅款分配公式,分子按本島各市縣及離島分開計算,分母則規定按全部直轄市及縣(市)計算、未明確規範財產稅成長率序位分數定義及計分方式、未具體明定分配鄉(鎮、市)核計項目、指標及權重等爭議問題,行政院今年2月27日曾移請立法院覆議,卻遭立法院否決,今年3月12日仍決議維持原案。
財政部解釋,去年底應立法委員要求初步試算,是以「分子、分母一致」情況下計算,假設可全數分配完畢,但實際分配時,在無法律授權情況下,財政部無法就已明定法律文字做任意解讀。
財政部表示,今年8月15日已邀集地方政府會商,地方政府建議序位分數採0.2分級距計算,鄉(鎮、市)分配公式則沿用現行版本已達共識,不過在分母爭議部分,雖有地方建議透過行政解釋處理,但因法律條文明確,分母應按全部直轄市及縣市計算,無法逾越法律明文規定文義範圍自為解釋,對於無法分配數額,本質上仍為普通統籌稅款,屬地方政府財源,中央不得挪用,後續應透過修法程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