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馨於去年8月確診再生不良性貧血,必須在3個月內接受骨髓移植,無奈父母與哥哥的骨髓卻無法配對成功,只能向親友與社會大眾呼籲檢驗,所幸短短1個月後就傳來好消息,台灣一名30多歲男子骨髓配對成功。為了手術,林子馨必須先接受化療,忍受嘔吐、疼痛與食慾不振,甚至要剃去心愛的長髮,不過剃髮當天她沒有哭鬧,反而微笑面對,讓母親倍感欣慰。
林子馨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歷時約1小時,之後仍需在醫院觀察2個月,按照規定,骨髓捐贈者與受贈者需等待至少2年才能正式見面。林子馨的母親表示,目前只知道對方是一位30多歲的台灣男子,該名男子還留下親筆信鼓勵女童:「生病很辛苦,妳一定更辛苦,很幸運能和妳配對成功,祝福妳未來能健康長大。」誠摯的鼓勵讓林子馨全家人深受感動,也希望明年能親自到台灣向他道謝。
骨髓捐贈計劃(BMDP)執行長羅志強指出,目前新加坡約有12萬8000人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但要在新加坡找到合適骨髓的機率僅約三分之一,許多患者仍需依靠跨國配對。他強調,捐骨髓其實和捐血過程相似,並非外界想像中的開刀手術,呼籲更多人加入捐贈行列;林子馨的案例,正是一段無私大愛的最佳見證,也展現台灣與新加坡之間溫暖的生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