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美國海軍飛彈驅逐艦「鐘雲號」(DDG 93)、新加坡護衛艦「堅定號」(FFG 70)、巡邏艦「梅隆號」(WHEC 717)和新加坡輕型護衛艦「警戒」號共同演習(DVIDS,Kim McLendon)

「軍傳媒」美中衝突,智庫建議應有退守第三島鏈的準備

記者|軍傳媒

美國印太司令部 (IndoPaCom) 的各軍種指揮官密切關注中國最早可能在 2027 年對台灣發動的攻擊的可能,並制定了戰略和概念來對抗中國的軍事侵略。其中提出的改進作為包括海軍的分散式海上作戰 (DMO)、海軍陸戰隊的前進小分隊重組、陸軍的多域轉型戰略以及空軍的2030 年太平洋空軍戰略。且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也逐漸強化該地區部署的軍事力量,例如美國陸軍加強關島的空中和飛彈防禦,美國空軍計劃修復菲律賓和馬裡亞納群島的機場,美國海岸防衛隊正在帛琉專屬經濟區開展行動,海軍正在探索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建立基地的選擇;不過這一切行動,基本都是圍繞著第二島鏈的防禦來作為。

2023年曾有智庫撰文模擬中美衝突,中國將對駐紮在第一和第二島鏈的日本、韓國和關島、菲律賓的美軍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以阻止美國干預中國入侵台灣的特別軍事行動。就像 1941 年 12 月日本突襲擊珍珠港和菲律賓美軍以及 1942 年 2 月襲擊駐新加坡的英國軍隊一樣,模擬撰文的內容假設中國的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襲擊給美軍造成嚴重損失、包括指揮人員、航空母艦和機場的損壞,讓美軍無法短期間重整軍力協助台灣的防禦。

全文連結請按此參閱「軍傳媒」美中衝突,智庫建議應有退守第三島鏈的準備!

更新時間 2025.09.01 07:24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