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烏俄和談陷僵局 鏡新聞前進基輔1/基輔不平靜 鏡新聞團隊手機空襲警示徹夜響不停

記者|吳洛瑩、翁啟斌

仔細看,路旁的大樓玻璃破碎,好幾面窗戶都只剩窗框。原來是前一晚,俄羅斯對基輔發動的大規模無人機空襲,巨大的爆炸震動,造成許多建築物受到波及。記者吳洛瑩:「昨天基輔可以說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因為我們的手機空襲警報系統,從當地時間的晚上9點左右,就告訴我們開始有無人機的空襲,要格外注意,建議我們前往避難所,一直到12點、半夜3點、4點、5點,一路到早上7點、8點,才顯示 all clear,暫時可以安心。」

鏡新聞記者的手機,從凌晨三點開始,五個小時內收到17封空襲警報。烏俄戰爭延續3年多,新一波攻勢發生在基輔當地時間27號晚上。住在高樓層的住戶,更是能明顯感受到震動。戰爭陰影下,當地居民生活找尋過往的節奏,但每當警報來臨,居民立刻會躲到附近的避難室,成為戰爭下的日常。

記者吳洛瑩:「其實這邊是一個停車場的空間,可以看到其實裡面的設備還滿完整的,已經有桌子椅子,而且還有佈上紅色的毛毯。」走到地下室,雖不見陽光,卻多了份安全感。簡單的避難場所,民眾稍微放下緊張的情緒。

愛沙尼亞旅客:「這裡看起來更漂亮。」拿起筆,在紙上隨手作畫,也為陌生人們開啟話題。愛沙尼亞旅客:「我們現在還不緊張,或許是還不緊張。」愛沙尼亞旅客:「我們已經做最好了,在這裡我知道我們是在安全的地方,我們還是要維持正常生活。」

日子還是要過。避難室內有提供簡單的茶、零食,還有最重要的 WIFI 網路,要讓民眾隨時可以與外界聯繫,掌握情況。在基輔,戰爭已經常態化。當地居民努力在失衡的世界中,找到一絲光明,期盼和平的到來。

更新時間 2025.08.28 19:01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