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我們的合作夥伴可能會『拆開』安全保障,越來越多的細節將會浮出水面,未來1到10天內陸續公布。」語重心長的他,希望美國能提供安全保障,但美國總統川普沒有給出肯定答案,恐怕是擔心踩到俄羅斯的底線。
北約秘書長呂特則強調:「我們不是在討論烏克蘭加入北約,而是『第五條款式』的集體安全保障。」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表態:「如果俄羅斯拒絕我們的提案,我們都同意加大制裁。」
面對歐洲各國展現強硬態度,俄羅斯仍多次重申,談判前提是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就是不想讓俄軍與北約直接對決。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直言:「俄羅斯願意讓40萬人死傷,也要搶奪烏克蘭1%的土地。普丁不想和北約開戰,他連烏克蘭都打不下來。」
然而歐洲各國正試圖繞道,提供烏克蘭同等規模的集體保障,安全責任由北約成員國分擔,以取代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這也代表,若烏克蘭再度遭受攻擊,北約無須動用所有成員國兵力。
澤倫斯基回顧戰況表示:「在東部和克里米亞會被占領的原因,不是因為一支軍隊被施壓後退,而是當時根本沒有敵對行動。」自知難以守住克里米亞半島,但他強調,不能再讓俄軍得寸進尺,希望美歐能協助烏軍達到與俄軍的軍事平衡,才能維持長期和平。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