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故事的背後,是一份令人警醒的「偏鄉教育溫度計」調查。游榮吉教育基金會與東海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在今年上半年共同進行的調查顯示,台灣各地偏鄉學校中,近半數孩子同時面臨學習動力不足與壓力過大的雙重困境,其中約有四分之一長期處於「低溫狀態」,逐漸喪失學習熱情與自信心。
沈中元曾擔任前國立空中大學副校長,他表示教育溫度計不只是冰冷的數據,更是一面照見孩子內心的鏡子。「當孩子長期處於低溫,代表他們已不再對學習抱期待;而壓力過高,也可能讓孩子失去信心。我們希望用跨國交流,幫助他們回到適溫狀態。」因此,當他得知楊小梅來自越南,並希望帶偏鄉孩子回到故鄉走走,與越南越華國際學校學生交流,他便決定傾力支持。

在基金會的幫助下,楊小梅首次帶領孩子跨海前往越南,展開以國際交流點燃學習熱情的旅程。此行,台灣師生參訪了越華國際學校,並與當地同齡學生一起參加互動遊戲、文化體驗與課堂觀摩。短短幾小時,孩子們從靦腆到熱絡,用笑聲與好奇跨越語言隔閡。越華董事長謝明輝與校長 Ambler 表示,這樣的互動為校園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視野。
沈中元指出,跨國交流的價值不只在於知識,更在於讓孩子看到「未來的可能性」。「硬體資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看見世界的窗口,這會改變他們的自我期待。」

除了文化交流,此行還融入 AI 與數位素養課程,讓孩子認識科技在生活與永續發展中的應用。「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跟外國同學一起玩,原來學英文真的有用!」來自貢寮的一位學生興奮地說。楊小梅則動情地表示,這是她多年夢想的起點,「希望未來能帶更多孩子走出去,也讓他們把世界的美好帶回台灣。」
游榮吉教育基金會董事、東海大學黃兆璽教授補充,董事長游仲堅與執行長沈中元對跨越國界的教育行動一向全力支持。「越南行只是暖身,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動偏鄉國際教育,明年計劃帶孩子到新加坡,甚至更遠的歐美,讓他們飛出台灣,看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