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美國對等關稅正式上路當天,卓榮泰特別發文,強調20%是「暫時性對等關稅」,並且啟動支持方案陪伴產業應對關稅衝擊,想不到最終稅率還沒定案,國際上就傳出日本的15%稅率變成是原有稅率再加15%,台灣關稅是不是也會採取同樣的疊加模式引發熱烈討論,行政院火速補充說明。
經貿談判辦公室在8日深夜11點多發新聞稿解釋,根據美國的行政命令,只有歐盟的稅率不是疊加計算,其他各國的關稅都是採產品原有的最惠國待遇MFN關稅稅率,再疊加對等關稅,也就是說台灣的關稅是N加20%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但政院擠牙膏式的資訊發布,還是引爆藍白不滿,痛批黑箱。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日本做得到15%是屬於內含的,而不是像台灣現在是要在原來的關稅再加20%,這非常的離譜」。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從來沒有清楚的告訴國人,拖到昨天晚上才透過媒體的放話,釋出了這麼嚴重的訊息」。
國貿署副署長胡啟娟:「稅率的算法其實和4/5公布的對等關稅稅率的算法一致的,在8/5我們也再度邀請美國律師上線來跟大家說明對等關稅稅率的政策,一共有3000名就是國內的業者出席」。
強調已經不只一次對國內產業說明,經濟部也預告接下來會再辦說明活動以及全球搶單大會,因應關稅衝擊,政府與產業都動起來嚴陣以待。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