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台堆高機穿梭貨架中,要跟時間賽跑,時不時還會大打結,8月1日川普宣布台灣暫時性關稅20%,直擊倉儲業者一下子又出現好幾個急單,通通都是要往美國。記者張珺涵:「5萬平方公尺的航空倉儲,是出口貨物上飛機前的最後一關,週五本來就是出口高峰,現場理貨人員透露,今天(8月1日)現場的貨量大約是平常的兩倍。」
對等關稅急單湧入,上萬個紙箱堆滿滿,從室內滿到外頭,人力調度不只內勤支援,甚至增加1成4的外包人力。空運物流副總經理陳松造:「提前出貨的階段,有一些廠商採取的是包機的制度,(一個月)平均16個架次的包機,來提前因應出貨的熱潮。」業者以自家航空倉儲舉例,2025年7月出口突破3萬公噸,創下單月新高,相比去年同期2萬2500公噸,增加33%。
空運物流副總經理陳松造:「如果(半導體)不能取得最惠國的待遇的話,那衝擊更勝於這一波10%提升到20%,我相信這一兩個禮拜的觀察就會明朗,場上的出貨潮是不是就告一段落。」電子、半導體零件不能碰撞,主要走空運,傳統產業則以海運為主,美方公布,美東時間8月7日已經裝船、在10月5日前到港的貨物,仍適用先前稅率;雖然政府持續談判,但對業者來說,先把貨送到美國,省下對等關稅成本,才是當務之急。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