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川習會籌碼 美拒賴過境2/美中經貿談判登場 盼促成川習會 分析憂台恐成籌碼

記者|Tuhi Martukaw 、江政新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我很樂意看到中國也開放他們的國家。」打開國家大門、開放市場,川普的目標明確簡潔。7月28日,美中代表團在瑞典展開第三輪經貿談判。

美國前駐中國大使伯恩斯表示:「我認為肯定會在秋季(達成美中協議),因為習近平主席和川普總統希望在10月或11月舉行會晤。」不過這場會議據信也是在為川習會鋪路,希望先就所有癥結點取得框架共識。

《彭博社》記者Oliver Crook指出:「首要任務就是要延長關稅休戰的時間,然後以此開始討論更廣泛的問題,例如中國向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所釋放的過剩產能,而其他問題還包括中國繼續購買俄羅斯和伊朗原油。」

有分析指出,中國恐怕會以減少進口俄羅斯和伊朗原油當作條件,交換美方做出安全讓步,包括縮減美軍在東亞的部署,以及降低對台灣的支持。外媒也直指,就是為了穩定中美關係、防止談判破局,川普政府推遲甚至拒絕賴清德總統過境紐約。MCC全球企業執行長Michelle Caruso-Cabrera表示:「我們究竟允許與中國進行多少貿易,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這樣做反而是在提供他們威脅我們國家安全的工具。」

美中談判、鉅額貿易逆差、國安、甚至是第三國關係,恐怕都是談判癥結點,甚至籌碼。然而美方卻也先打了預防針,預告可能不會有重大突破。美國貿易大使格里爾表示:「我並不期望今天會能取得什麼重大突破。我所期望的是繼續監督和檢查我們迄今為止協議的執行情況,確保關鍵礦產在雙方之間流通。」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新時間 2025.07.29 13:14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