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民眾在出國旅遊時,為了帶上冬衣保暖,或是想要在當地大肆血拼,都會選擇託運行李,但並非所有物品都適合託運。一名地勤近日分享最常見的「託運行李地雷」,提醒民眾這些託運可能會帶來的風險,也建議可以選擇適當的行李包裝方式,並確保貴重物品始終隨身攜帶,才能讓原本的旅行更加順利,也有助於大幅降低託運損壞或丟失的機率。
航空公司地勤莉雅經常透過粉專「克米&莉雅 x Fun飛之旅」分享旅遊相關資訊,而他日前也發文提醒民眾,當為出國旅遊準備託運行李時,除了要確保行李本身的容量與堅固性,還需要特別注意某些物品可能隨著在運送過程中遭遇損壞或其他風險。莉雅也在文中整理出5大常見的託運行李地雷,好讓旅客在下次旅行前可以做好充足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或麻煩。

莉雅表示,雖然軟布包或布袋攜帶輕便,又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但缺乏結構性與保護性,非常容易在運送過程中被機械邊角卡住,結果造成破損。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航空公司在運送條款中都有明確寫明「託運行李應使用堅固的行李箱進行包裝」,因此不會對此類行李的損壞負責,莉雅因此也建議旅客應選擇硬殼行李箱託運,或對軟布包進行額外加固處理。
莉雅強烈建議旅客不應將貴重品如珠寶、電子產品,以及處方藥品或任何重要文件放入託運行李,即使旅客出發前已購買旅遊不便險,但仍無法避免行李因延誤或被誤拿而造成的任何損失風險,因此最好將這些物品放在隨身行李中的安全袋或內袋,盡可能保證安全。
紙箱缺乏防水性,當遇到下雨或運送過程中不慎有液體泄漏時,容易導致破損或潮濕,而且紙箱不如硬殼行李箱牢固,對於內部物品的保護相對較差,若萬不得已需要使用紙箱,莉雅建議旅客可在紙箱外層包裹塑膠袋,或是內層放置緩衝材料,以提供額外保護。

莉雅說明,過輕的物品如海報筒、長型物品等,其實非常容易卡在輸送帶上,造成無法順利運送到轉盤區域,進而造成丟失或誤送因此他建議旅客在託運時,應確保這類物品有足夠的包裝重量,或乾脆將這類物品放入堅固的包裝內,確保中途不會被擠壓或受損。
後背包雖然有著可調整的帶子設計而讓旅客方便背負,但很有可能在託運過程中被機械裝置卡在輸送帶上,結果可能不只讓包包本身受損,還可能導致其他行李受到影響,而且航空公司通常也不會對這類損壞提供理賠。對此,莉雅建議旅客可將後背包進行適當包裝、放入專用袋中,或直接手提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