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美國建廠比台灣貴四倍!徐秀蘭親揭海外建廠背後戰略

作者|鏡報

半導體關稅初步公布為100%,但只要在美國建廠就能豁免,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直言,在美國設立先進晶圓廠的初期成本,可能是台灣的四倍。不過她也強調,透過美國政府的優渥補助以及長期的自動化與關稅戰略優勢,這項投資依然具備高度價值。

徐秀蘭坦言,在美國建廠初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成本,主因是當地缺乏成熟的半導體設廠供應鏈,包含無塵室等建置團隊都相當難找。她預期,待供應鏈成熟後,長期的建廠成本差異仍可能維持在兩倍左右。

為應對高昂的成本,美國政府的補助扮演了關鍵角色。徐秀蘭分析,包含約10%的《晶片法案》現金補助,以及明年起將提高至35%的「先進製造投資抵免」(AMIC),總計約45%的補助能將成本劣勢彌平一部分。

除了建廠成本,生產成本也是比較的重點。徐秀蘭指出,美國德州新廠腹地廣大,可在初期就導入高度自動化設計,這與環球晶在亞洲已高度飽和、難以改造的舊廠區形成鮮明對比。她相信,透過高度自動化,美國廠的長期生產成本最終將能與亞洲廠拉近。

在戰略層面上,徐秀蘭強調:「從美國出貨到全世界是沒有關稅的,但全世界的貨要進到美國會被課稅」。這使得在美國設廠成為一個重要的長期避險策略。

然而,她也點出潛在風險,即美國本土供應鏈不完整,仍需從海外進口多晶矽(Polysilicon)等關鍵原料。倘若未來連這些進口原料也被課以重稅,將會對美國的製造成本帶來變數。最終完整的成本結構與影響,預計要到明年各項關稅政策塵埃落定後才會更加清晰。

半導體關稅即將開獎,環球晶表示,環球晶在全球九個國家都有生產據點,會衡量每個地方的稅率、運費來出貨,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在兩週內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無論最後結果為何,中美晶指出,都會有在地解決方案,幫客戶把成本降到最低。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迎戰半導體關稅 董座徐秀蘭:環球晶就是環球建晶圓廠
生產鏈回流美國!環球晶成蘋果供應鏈響應美國製造
關稅免驚!環球晶亮出這張王牌化解232條款危機
更新時間 2025.08.19 12: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