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欲甩開掣肘做出成績,卻被認為作風太高調,無視兩岸關係敏感屢有「外交突破」見諸媒體,並常在外交部公務行程邀請與他關係密切的大肚山基金會成員同行,引來側目。龍燮較勁引發的內耗跡象日益檯面化,已成賴政府推動外交工作的變數。
龍燮過招的主戰場,正是最重要的對美關係。台美政府高層每年重要的「特殊管道」對話,是雙方討論安全議題的重要平台,2023、2024年的會議都是國安會祕書長、外交部長一同赴美,但到今年,外交部卻一度差點掉隊。知情人士告訴本刊,是經過林佳龍極力爭取,外交部次長陳明祺才得以一同前往美國。
此外,一名外交部文官向本刊透露,吳今年上半年曾一度在未知會林佳龍的情況下,找了北美司直接向美方諮詢駐美代表人選若由徐斯儉接任的可能性,這件事不僅在北美外交圈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傳到現任駐美代表俞大㵢耳裡。黨政高層透露,這件事從外交圈傳回台灣後,不僅林佳龍系統大為訝異、憤怒,最後出動賴清德親自出面解決,找來吳釗燮及林佳龍當面談,並拍板若無其他新變數,「年底前不會動俞大㵢」。
而林佳龍被詬病的是,他仍保有民選政治人物作風,就任外交部長後,與他在台中成立的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成員保持密切互動,甚至在接見外賓或率團出訪時,常可見台灣數位光訊科技董事長廖紫岑在其左右,例如今年八月林佳龍訪問帛琉,隨團的企業領袖就有廖紫岑、佳氫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劉慶玲等,且兩人都是大肚山董事,引來外界側目。
賴清德上任後外交政策尋求穩健並走出「價值外交」,卻因吳釗燮、林佳龍之間的權限角力,使外交工作出現內耗,尤其對美關係是台灣安全核心,若國安會與外交部持續各行其事,只會削弱決策效率,如何在專業與政治之間取得平衡,讓外交回歸國家利益而非兩位首長競逐,進而失焦,是賴政府接下來最嚴峻的考驗。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