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陳駿季:「11/6中午12點,我們先解禁活豬的運輸」。長達15天禁運禁宰令終於解除,6號開始恢復活體運輸,7號凌晨開放宰殺,但想販售豬肉也有前提。陳駿季:「1針對屠宰場,針對批發市場,針對肉攤我們也同步啟動所有的強力消毒NS台中清消」。
台中建國市場5日下午就忙著全面消毒,確保攤商能如期營業,畢竟生意停擺15天損失不小,經濟部也宣布祭出補助,溫體豬肉攤商每攤3萬塊,由地方政府造冊直接入帳。陳駿季:「特別是在這段時間到年底,我們會持續地針對所有進到批發市場,如果運載途中有死亡的豬隻,或是在拍賣屠宰過程中有發現到異樣的豬隻,我們都一律送檢」。
但禁宰期間,全國累計超過35萬頭豬延遲上市,農業部也因應將每週開供銷會,避免豬價波動過大,而在台中案例場卻出現羅生門,中央疫調小組報告顯示,廚餘蒸煮設備4月就故障停用,但台中市府卻宣稱,5月、7月以及10月三度稽查都沒異狀,如今又改口。
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4月是來自於豬農本身的口述,那麼另外根據我們的稽查紀錄,豬農的兒子又說在7月18日的時候仍然在蒸煮,我們也發現仍然有廚餘在蒸煮設備之內」。
豬農父子的說法明顯兜不攏,加上涉犯刑法業務登載不實等罪嫌,兩人已遭收押,至於C養豬場違規到清潔隊載廚餘,恐違反飼料管理法,最高吃上300萬元罰鍰,廚餘養豬暫時不開放,要等到落實查核,監控作業都OK才會重新上路,避免非洲豬瘟疫情再度爆發。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