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左),和格陵蘭總理尼爾森擁抱原民婦女。(路透社)

殖民時期節育暴力 丹麥總理正式致歉格陵蘭Inuit女性

記者|鏡新聞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當地時間24日,在格陵蘭正式向過去遭強制節育的當地原住民Inuit族受害者道歉:「我相信,除非我們願意面對,歷史上哪怕是最黑暗的篇章,否則我們無法實現我們都渴望的平等和尊重的關係,因此,我今天的道歉不僅關乎過去,也關乎我們的現在、我們的未來,以及我們之間必須存在的相互信任。今天,只有一句話可以正確表達對不起,『對不起』,僅僅因為您是格陵蘭人,就遭受到的不公正對待,對不起,對不起您被奪走的一切,對不起,也對不起由此所造成的痛苦,我謹代表丹麥,對不起。」

1960年代末期至1992年間,丹麥政府為了控制格陵蘭人口數量,在未取得同意的情況下,對大約4,500名Inuit婦女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約占當時Inuit育齡婦女的一半,其中年紀最輕的女孩只有12、13歲,這些少女大多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強行植入避孕器,不了解避孕器的功用也不清楚植入避孕器的風險或副作用,部分女性因此終生不孕。

原民婦女靜靜背對丹麥首相表達抗議。(AP)

而格陵蘭自治政府,在1992年接手負責格陵蘭的公共衛生工作,期間也有類似的強制避孕案例,因此格陵蘭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也共同致歉。這項節育計畫不只讓格陵蘭人,留下難以抹滅的身心創傷,也使格陵蘭與丹麥關係時不時陷入緊張,也是離間的破口。

事實上,這個案子已經討論了很多年,但丹麥政府直到今年8月才火速處理。先是在8月27日用新聞稿表達道歉;9月9日公布對此案的公開調查;9月22日公布政府將提供受害婦女經濟補償,賠償細節將由丹麥政府與格陵蘭自治政府共同商討,到24日公開正式道歉,這些動作都發生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其實關鍵點就是丹麥必須展現,與格陵蘭人站在一起。

丹麥總理這趟還與格陵蘭總理簽署「格陵蘭自給自足協議框架」,被部分當地人認為雙方都只是在牟取個人的政治利益。(AP)

畢竟美國的壓力當前,格陵蘭總理也可以藉此展現他的領導力,在美國與經濟的壓力之下,格陵蘭需要丹麥的善意與合作,也是如此,部分當地人認為,政府根本誠意不足,道歉只是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所以現場也可以看到,有人在進行無聲的抗議,也就是在佛瑞德里克森致詞時背對她,表達反對與悲傷,也抗議丹麥對待格陵蘭人的錯誤方式。然而,確實也像佛瑞德里克森所言,創傷沒辦法抹滅,可是必須要從道歉開始,尋求共同走向未來的可能性。

更新時間 2025.09.25 08:36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