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19日發生嚴重車禍,釀3死12傷慘劇。(翻攝記者爆料網)
社會 2025.05.20 19:16 臺北時間

三峽3死車禍掀高齡駕駛爭議 他揭美、日、歐洲制度對比台灣

記者|鏡週刊

新北市三峽區昨(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高齡78歲余男駕車行經北大國小旁時,突高速衝撞等紅燈的機車與放學的人潮,釀3死12傷慘劇。警方調查,余男曾任職知名企業、2022年獲選模範父親,亦有民眾指出,他五年前曾涉及另一起衝撞他人的事故,質疑其為「累犯」,網友怒批:「根本是移動炸彈」,也掀起高齡駕駛的爭議。

對此,Youtuber火花羅在其臉書粉專《第四維度》中指出,高齡駕駛怎麼管理,別的國家早就有制度,交通部也早就做過研究,只是不想做、不願意做、懶得做,然後再來買新聞說自己五星好評,直到出事了再來草率處理。

火花羅表示,首先,高齡駕駛的管理不能一刀切規定「超過幾歲就不能開車」,否這只是製造更多的不公不義跟社會問題,尤其在台灣這個連國道客運都一家一家倒閉的大眾運輸荒漠,直接一刀切只是把老人困死家中。而是要有嚴謹的規範、換照、回訓制度,大多都不需要透過立法就能管理,說穿了就是交通部要不要做而已。

火花羅列舉日本、美國、歐洲制度,對照台灣現行法規如下:

日本:

從75歲起換照時強制認知測驗,一旦有失智傾向,必須經醫師評估;而有違規紀錄的75歲以上駕駛,還必須「實地路考」通過才能換照。2022年實施後,日本也設計了一套「鼓勵主動繳照」制度,交回駕照的長輩可獲得計程車補貼、商店折扣等生活支持。

美國(以部分州為例):

70歲以上不能用郵寄或網路換照,需本人到場;80歲以上每次換照須附視力檢查證明;75歲以上(伊利諾州)必須每次通過路考;87歲以上每年重審一次。

歐洲:

很多歐洲國家沒有年齡限制以及換照制度,但有嚴格的醫師通報機制,有詳盡各項慢性病診斷手冊讓醫護人員知道正確的措施,一旦醫療體系判定病人反應變慢、視力變差,可藉由通報機制讓當地監理站決策後續處理方式,例如駕駛就會被要求回來進行上路測驗,或者直接強制撤照,這是在英國、紐西蘭、瑞典等等國的篩檢制度,而且是公開資料。

台灣:

75歲以上駕駛人需每3年換照一次,並通過跟機車考照一樣蠢的認知問答,所以2年前這位78歲的駕駛能無痛換到駕照就是這樣來的。

火花羅認為,以上這些,還只是高齡駕駛管理,更不用說別的國家考個駕照動輒五六萬,長達一年甚至兩年的考照時程,從初期就培養駕駛人認真對待車輛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的謹慎態度,可不像台灣這種機車五百元、汽車萬把元就能用雞腿換到的駕照。

火花羅說,交通部早就有相關研究跟報告,但是從毛治國當交通部長開始,這20年來台灣的考照、回訓、後續醫療管理制度就是放水流的狀態,即使兩年前820大抗爭,三黨總統候選人都承諾要改善台灣駕照教育制度,依然是要有人獻上生命才會有人願意正眼看一下。但是也可能止於正眼看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這些高官,根本就不在乎人命。

相關文章

三峽車禍朝過失致死偵辦 律師:肇事車者鑽巷弄、撞路人恐故意

男童欲闖三峽車禍現場 悲吐1句「是我媽媽」引清潔員鼻酸

中國籍人士未補繳喪失原籍證明 移民署警告:恐影響在台戶籍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