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板課重稅,洪傳獻說:台灣廠商的機會來了。
財經 2025.05.21 07:45 臺北時間

太陽能台廠迎春/美國圍堵中國洗產地 專訪聯合再生洪傳獻:台灣機會來了

記者|鏡週刊

上週美中兩強磋商互降報復性關稅,並達成停戰90天協議,讓全球經濟暫時鬆了口氣,但其實在特定領域,美國對中國依舊不放手,像是為防範中國太陽能業者洗產地,美國仍持續對東南亞4國課高額重稅,就給了台廠鹹魚翻身的機會。日前,國內太陽能電池模組龍頭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接受本刊專訪時就直言,「台灣的機會來了。一旦台美貿易談判結束、關稅確定後,美國訂單可望填滿台灣的所有生產線!」

上週全球最受矚目的大事,莫過於美中兩大強國終於對打得火熱的關稅戰,按下休戰90天的按鈕。美方取消91%追加關稅、暫停24%對等關稅、保留10%普通稅率(不含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20%特別關稅);中方同步下調125%報復性關稅至10%。美中關稅休戰不僅讓面臨大衰退風險的全球經濟暫時鬆了口氣,也讓身處美中兩強間的台商們可以把握時間,趕緊出貨。

看似中美貿易衝突有降溫趨勢,但本刊調查,美國對於中國的防堵仍是不遺餘力,尤其是中國已經壟斷全球市場的特定領域,更是全面打擊不手軟,像是4月下旬美國宣布對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4國課徵反傾銷和反補貼重稅,其中柬埔寨的稅率甚至高達3521%,就是要全面圍堵中國業者洗產地,以低價太陽能板傾銷美國。

「美國此舉,讓台灣太陽能廠的機會來了!」坐在總部辦公室裡,接受本刊專訪的台灣太陽能電池模組龍頭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眉開眼笑地說。「美國對東南亞四國課徵反傾銷和反補貼重稅,稅率遠超過台灣生產成本,讓台灣業者重新取得出口美國市場的機會。」

在這次美國出手之前,東南亞生產太陽能產品的成本相對低,讓台商幾乎無法競爭。「過去幾年,美國市場幾乎都由來自這4個國家的太陽能業者供應,但講穿了,背後其實都是中國廠商。」洪傳獻坦言。「美國課徵重稅,柬埔寨的稅率甚至高達3521%,讓這些洗產地的中國廠商沒法再進入美國市場。台灣生產成本雖比東南亞4國高約20%,但現在形勢逆轉,台廠的產品將變得很有競爭力。」

不只洪傳獻,中美晶總經理陳振乾日前也對本刊表示,「全球太陽能占有率是中國最大,其次是越南、泰國等東南亞4個國家,這次如果卡住他們,台灣製造的太陽能板就會有價值。」業者對本刊透露,「最近美國客戶來探詢的頻率確實在增加,因為在美國蓋工廠需要時間,台商原本很辛苦,現在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因為美國對東南亞四國課的稅,遠大於在台灣製造的成本,市場會重新洗牌,東南亞太陽能廠可能掀起一波倒閉潮,以美國太陽能市場一年需要50GW的規模來看,未來將會依賴台灣的太陽能廠,因為東南亞和中國廠商沒辦法再供應美國市場。」洪傳獻對本刊分析。

相關文章

太陽能台廠迎春4/台灣綠電政策保住一線生機 太陽能廠重返榮景仍有一隱憂

太陽能台廠迎春1/扭轉全球化變中國化 川普用一招鎖喉市場重洗牌

封面故事/美國重稅圍堵中國太陽能 專訪聯合再生洪傳獻:台灣機會來了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