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2.04.14 15:17 臺北時間

疫情衝擊中國內需 19個月進口首見負成長

記者|李宜杰

影音|潘彥廷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個星期內,三度警告中國經濟成長會有風險。中國海關總署公布,3月進出口成長變慢,尤其進口額年增率從正轉負,比去年同期下降0.1%,成為19個月來第一次負成長。專家分析,這顯示各地封控措施,造成物流不通、內需疲軟的負面效應,都正在發酵。

中國經濟內需開始放軟了嗎?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9.42萬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2兆元),同比增長10.7%。」

中國海關總署說,這是連續第7個季度保持同期增長,只是當局沒說的是,今年3月進口額年增率,由上期的15.5%轉為-0.1%,成為19個月來首次負成長。

外界推測,這可能與各地封控導致物流不通有關,也有可能是國際能源價格震盪,推升成本、影響需求,預計4月進口可能繼續偏低,等疫情平息後數據才會回正。

法國興業銀行亞太區研究主管姚煒:「因為近期供應斷鏈的風險,接下來幾個季度,出口成長應該會放緩。」

至於中國3月出口年增率,也比1到2月下滑1.6%,雖然整體出口維持動能,但貿易順差確實開始縮小。

中國經濟復甦前景沉重,卻和俄羅斯的交易逆勢上升。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今年一季度,我國對俄羅斯進出口2430.3億元(約新台幣1.1兆元。」

就在全球逐漸加大制裁力道,只有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額還在穩定上升,第一季年增27.8%。北京在烏俄戰事中不願明確表態,倒是在經濟上已經為逐漸萎縮的俄羅斯雪中送炭。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