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部30多歲女性,日前曾到室內親水設施玩水,意外染上「食腦蟲」發病致死。(示意圖,圖與本文無關,photoAC)
生活 2023.08.09 21:26 臺北時間

致死率99%「食腦蟲」隔12年再現蹤! 30多歲女玩水後發病7天亡

記者|林婉珺

相隔12年,台灣再爆出罕見「食腦蟲」致命案例,疾病管制署今(9日)指出,一名北部30多歲女,日前出現頭痛、肩頸僵硬症狀、發燒等症狀,發病7天死亡,由於女子在病發前曾到過室內親水設施,經檢驗後,確診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致的腦膜腦炎,衛生單位已請業者預防性停業並清消,同時進行環境採檢釐清感染源。

疾管署指出,死亡個案為居住在北部的30多歲女性,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及發燒、畏寒等,且病程進展快速、8月1日死亡,經過疾管署實驗室檢驗,確認個案因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引發的腦膜腦炎致死。地方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到訪的室內親水設施採檢,並請業者預防性停業及環境清消。

疾管署說明,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喜好溫暖環境,常在湖泊、河川、溫泉水、含氯量不足的泳池等地現蹤,常見感染途徑,多半是民眾在自然水域中將「食腦蟲」吸入鼻腔,再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發病,我國12年前就曾有因觸溫泉水感染致死的案例。

不過特別的是,若不小心喝到含有「食腦蟲」的水不會被感染,也不會人傳人,是個相當罕見的病例,近幾年國際間也都僅有零星個案。疾病潛伏期約1至7天,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接著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腦炎症狀,且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死亡率更高達約99%。

疾管署提醒,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呼籲民眾戲水、泡溫泉時,盡量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