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2022.09.14 20:32 臺北時間

登山容易下山難 若迷路掌握「333原則」

記者|楊荏惇、趙建霖、徐榮佑

最近幾年台灣越來越多人喜歡登山,但人數一多,山難也就更頻繁的發生了。搜救專家說,民眾在山上迷路的時候,天色一暗可能會因為心理壓力以及體力下降,而腿軟或是滑倒。如果不幸在山區迷路,千萬要記得別慌張,也不要一股腦地往低處走,反而要盡可能地留在高處、留在山稜線上。

登山客:「這裡有拉封鎖線哦,注意這裡哦。」站在山壁上頭往下看,深不見底的山溝映入眼簾,池有山標高3千3百多公尺,除了有緩坡碎石路,也有陡峭的黃土坡,多元地景迷人,不少登山客搶著挑戰。

一不小心就可能會發生意外,儘管單攻難度不高,但是沿路地形複雜,岔路又多,容易迷路之外也很考驗腳力。前台中搜救隊搜救組長江宇川:「它因為(地形)是陡上陡下,上坡容易下山難。下山的時候腳容易比較沒有力氣。」一般迷路碰上天色昏暗,心理壓力就會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可能就會軟腳甚至打滑。江宇川:「天氣然後時間壓力,再來是迷途之後,沒有正確的觀念去做一個SOP。」

意外發生該要如何自救?山域搜救專家點出要把握333原則,也就是人體在失溫狀況下只能維持3小時生命機能,如果缺水就剩3天,不吃東西只喝水的話,最長可以撐到3個星期。除此之外,保命登山裝備同樣不可少。伊凱文登山學院執行長陳來興:「再來就是一定要有一套爐具,有狀況的時候它可以升火也好,或者說那個煮熱水。」

喜歡登山的民眾,除了保暖設備要帶到,另外像是戶外救生毯也能保護自己,事先下載離線地圖、規劃迷路時的對策,多一點準備就能玩得更安全。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