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SEIKO的Spring Drive U.F.A.錶款繼冰霜森林的面盤主題之後,延伸推出紫色面盤版本的SLGB005,呈現長野信州地區的冬季森林被冰霜覆蓋之際,晨光破曉瞬間之即景。定價NT$300,000(限量1300只)。
鏡週刊 2025.10.03 15:20 臺北時間

專題報導/從U.F.A.開始的精準度新革命!GRAND SEIKO 9RB2機芯厲害在哪裡?

記者|鏡週刊

GRAND SEIKO今年推出的Spring Drive 9RB2機芯,將精準度提升到年誤差只有±20秒的新高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GS從初步構思到研發完成就花了八年的時間,他們調整了石英振盪器的加工方法、改良封裝IC板的設計及製程,還首次在Spring Drive加入微調旋鈕裝置讓調校可以更精準。此外9RB2還肩負小型化的使命、在裝飾上花費的心力也完全不亞於9RA2,讀越多資料越發現,9RB2不是只有超精準這個面向可以討論,它挑戰的是在機械機芯實現石英機芯精準度的感性價值。

先來快速概述Spring Drive的背景。錶迷們都很熟知Spring Drive是SEIKO集團研發的獨家機芯,這個以發條驅動、並由石英振盪器調節的第三類機芯,在1999年以7R Spring Drive手上鍊機芯的姿態正式現身,五年後的2004年推出GRAND SEIKO第一枚Spring Drive機芯9R65,自動上鍊、三日鍊、精準度可達平均月差±15秒,是GS產品線中至今泛用性依然很高的重要機芯。(關於Spring Drive的運作原理等細節,請參考我們GS小學堂之前的Spring Drive主題)之後Spring Drive持續發展,在2020年推出精準度可達每月±10秒的9RA5、兩年後9RA2接著問世,這兩枚SD機芯比起過往版本更為薄型且精準,雙發條盒的配置也讓動力來到120小時,「不斷進化」是看著SD機芯一路發展下來滿有感的體會。而9R機芯發展至今已經超過20年了,像是個成年禮般的20歲生日過後,應該要拿出什麼大人樣的姿態?GRAND SEIKO用9RB2的誕生給了一個答案。

精準度!持續優化的細節進化

首先來聊聊9RB2為什麼可以準得這麼狂。

9RB2的年誤差是石破天驚的±20秒,因此GS給了它一個致敬品牌精準度標竿的響亮名稱U.F.A.(Ultra Fine Accuracy),而且還把它刻在自動盤上。今年錶展期間9RB2一現身,媒體們都被這個超精準的數據震懾到了,接著則是好奇GS到底用了什麼黑科技,讓9RB2可以達到這種準到沒朋友的境界。細究之後發現9RB2的精準,並非是倚靠單項技術的突破革新,而是將整枚機芯持續優化所能達到的現階段極大值。

GRAND SEIKO Evolution 9 Collection SLGB001|錶徑37mm/鉑金材質/時、分、秒、日期指示/9RB2 Spring Drive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約72小時/防水10大氣壓/限量80只/價格店洽

GS想要突破Spring Drive機芯年精準度的想法,在2017年就扎根了,2020年開始著手研發,直到2025年成功催生出9RB2這個成品。要進一步提升SD機芯的精準度到底有多難,導致GS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去研究?關鍵在於要如何透過「熟成(Aging)」去優化石英振盪器的特性。當溫度、濕度和重力等外部因素作用於石英振盪器時,它的頻率會發生變化以至於產生偏差,而且在石英晶體的製造過程中本身也會殘餘應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漸漸釋放,這兩種狀態的疊加會導致頻率受到干擾,因此要提升精準度,就必須掌握如何控制這些變因。

單一發條盒的9RB2重新設計偏心式魔術槓桿(Offset Magic Lever)的配置,另外齒輪形狀、轉軸位置等細節都進行了調整,發條長度與寬度、厚度等等也全面重製,達到72小時動力儲存的穩定輸出。

GS做的調整首先是讓9RB2搭載經過三個月熟成處理的石英震盪器,這個規格過去只會出現在9RA機芯系列、以及特仕版的9R機芯,例如9R15,如今9RB2也在這個級別之列。再者是具備溫度補償功能的低耗能IC系統,每天會進行540次的溫度檢測。在一般的SD機芯中,IC板與石英震盪器是分開配置的,到了9RA系列則被封裝在同一個真空區塊,這樣可有效避免各種因素產生的影響,同時隔絕靜電與光線干擾,封裝完成後的石英振盪器,再進行前面提到的三個月熟成讓它趨於穩定。而GS也改良了9R65機芯使用的SOI-IC(絕緣層矽基集成電路)設計,讓它能減少電流消耗,達到高效率、低耗能的運作,9RB2也沿襲了這個規格。至於9RB2本身的革新,在於採用全新加工方式製作的石英震盪器元件,降低前面提到的殘留應力,讓它能進一步減少長時間使用造成的頻率偏差,這一點對於提升精準度來說也是很加分的。

GS Logo右上方有道半圓形弧度標示+和-的裝置,就是首見於9R機芯的調校旋鈕,可對走時的快慢進行微調,修正因頻率變化而產生的走時誤差。

另外,9RB2在結構上也新增了一個調校旋鈕,這是9R機芯首度出現的設計,可以針對走時的快慢狀態進行微調。這個微調旋鈕的概念在9F石英機芯也有被使用,不過9RB2和9F的調校旋鈕在構造上是有差異的,9RB2微調旋鈕的可調校範圍,比9F的調校裝置來得更大,可以說是優化版的技術提升。

小型化!抗磁部件的內部整合

9RB2的現身也凸顯了一個研發重點,就是打造出更小、更薄的Spring Drive機芯。單看尺寸會發現9RB2和9R65機芯本身的直徑都是30mm,但9RB2的厚度薄了不少,加上9R65機芯周圍多設置了一圈軟鐵抗磁環,因此搭載的手錶錶徑,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S想辦法移除了抗磁環,將抗磁結構劃分為四個區塊,配置於機芯左右兩側的空間,等同於直接把它整合到機芯內部。也因為少了抗磁環,所以U.F.A.錶款的尺寸可以下修到37mm,比起搭載9R65的款式大約都是40mm的錶徑還要來得小型化。再者9RB2採用了一體成型的鎢鋼自動盤,增加配重並搭配鏤空呈現,讓它在減輕重量之際又能兼顧上鍊效能,中央整個挖空的鏤空方式也是9R的自動盤首見之嘗試。

裝飾性!日系美學的修飾工藝

圖中9RA2機芯上面的綠色部分,就是組裝時會貼上的保護貼紙,避免組裝過程中工具不慎刮到機板而損傷到機芯的表面修飾。

Spring Drive機芯比較少被提及的是它的裝飾工藝。以9RB2來說至少就包含三種處理方式,包含大面積的梨地紋霧面裝飾、曲面鑽石切割、以及動力儲存刻度的立體坑紋。用梨地紋這個說法形容噴砂處理的霧面質地真的很美,像是梨子表皮的質感,用風土的聯想賦予它一個詩意的名字,它的質地也有點像是表層微微結霜的霧冰感,搭配U.F.A.首款發表的冰霜森林面盤主題很巧妙的互為呼應。意象浪漫歸浪漫,但以製程來說,源自漆藝技法的梨地紋處理起來的難度頗高,負責9RA2機芯的設計師星野一憲就表示,組裝部門曾經跟他抱怨過,要組裝具有這類等級裝飾的機芯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再怎麼小心都有可能造成刮痕,為此星野一憲想出了組裝時在機芯上覆蓋保護貼紙的方法,才得以讓梨地紋完美的大範圍鋪敘在機芯表面。

9RB2的資料查起來的延伸閱讀遠比我想像中還要多,邊寫邊覺得GS是不是一直都在進行「機芯怪物」的自我挑戰?花了很多時間在一些可能根本沒有人注意到的細節上。例如因為9RB2的直徑比9RA2來得小,為了紅寶石軸承更加凸出,GS使用了銀色螺絲去眾星拱月,而非它們常用的藍鋼螺絲。而9RB2的小型化訴求原本可以實踐得更極致,但因為考慮到Evolution 9的設計,下修到大約37mm的錶徑是最得宜的,因此才沒有將9RB2做得更小。至於裝飾性的部分就更不用說了,看了《Chronos Japan》總編輯廣田雅將訪問星野一憲,聊到的機芯修飾秘辛,更是覺得9R的機芯裝飾可以講究到這個份上,GS到底有沒有極限啊。至於Spring Drive有必要做到幾近石英機芯等級的精準度嗎?就看站在什麼角度來論述了,畢竟精準向來是Spring Drive的核心,因此9RB2的誕生像是一種致敬、也是一種超越,用超越做為向品牌歷史致敬的方式,是職人精神的最佳體現,以及追求自我突破的感性修煉。

相關文章

【專題報導】一枚機芯帶來的一場變革!關於GS的9SA4手上鍊機芯,專家們這樣看

【GS小學堂】走在時代尖端的寂寞與救贖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