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延後上學時間到10點?家長團體認為問題的根本在於課綱。(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鏡週刊 2025.09.15 15:00 臺北時間

國高中改10點上課「萬人附議達標」 家長團體點名關鍵!曝:不太可能

記者|鏡週刊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讓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到上午10時,並且於16時下課,截至今(15日)已獲得逾萬人附議響應,教育部必須做出回應。不過家長團體卻認為更改上課時間「不太可能」,並指出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根源在於課綱過於繁重,教育部應從課綱開始著手檢討。

民眾提案指出,將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10時到16時,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有效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該提案已達成萬人附議的門檻,教育部須在11月14日回應;教育部也證實,已將該提案送交國發會。

綜合《聯合新聞網》《ETtoday》等媒體報導,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理事謝國清認為更改上課時間「不太可能」,包括家長狀態和接送的問題,以及老師的上課時間和課程設計都不太可能改變,實際上困難重重。

謝國清指出,這個提案顯示學生身心壓力達到臨界點,問題的根源在於課綱過於繁重,科目過多,造成學生學習壓力沉重,教育部應從課綱著手,教育部應從課綱著手進行檢討。

他提到,現在網路資訊快速變化,學生不只透過學校課程學系,也會透過網路獲得不同資訊,且國中到高中雖然「免試入學」,但其實還是要考試,加上整體社會風氣影響,導致造成學生更多壓力,許多家長為此將孩子送到學費高昂的私校。謝國清認為,若能減少課業負擔,將有助舒緩學生的家長的壓力,同時他也贊同「廢除第八節」的主張,教育部應監督各級學校,落實自願性參加。

家長代表王瀚陽則指出,如果只調整時間,課綱與總時數不變,恐怕指變成「壓縮課程、加重作業」,學習品質難以提升,例如新加坡曾將上課時間延後45分鐘,學生雖可多睡23分鐘,但9個月後效益就消失了,但靠時間調整,效果有限。

王瀚陽認為,應先釐清學生晚睡的主因,檢視早自習取消等政策的成效,若要延後上學,建議「分區試辦」,並公開心理健康等客觀數據。若要縮短在校時間則必須同步檢討課綱、考招制度及弱勢家庭的照顧問題。

相關文章

台灣YT「最多倒讚前5名」家寧包辦4名額! 他停更5年仍上榜

黃筱雯喜極而泣!4比1擊敗美國選手 奪第3面世錦賽金牌

台北田徑場電燈爆炸起火 苗博雅緊急指揮疏散民眾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