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投票倒數,罷團19日號召青鳥重返青島東路。(鏡報李智為)
鏡週刊 2025.07.23 05:40 臺北時間

大罷免決戰週/藍綠拚場衝組織票 25%同意票成決戰門檻

記者|鏡週刊

大罷免三階投票將於7月26日登場,選前黃金週末,正反陣營都以萬人造勢場衝刺動員,在三階最後催票期間,藍營市長蔣萬安、侯友宜、盧秀燕成為催票三本柱,綠營因地方在野,縣市議會黨團成為罷免催票領頭羊,藍營陣營評估,雙北以外的投票率將是大罷免成敗關鍵。罷團幹部指出,國民黨立委多數低調回防基層降低仇恨值,藍營市長則挾帶行政權助陣,讓反罷的聲勢水漲船高,挺罷方攻得辛苦,最後是否能「大罷免大成功」,關鍵在投票能否跨過25%門檻。

大罷免第一階段,挺罷方保守估出六人必殺名單,包括新北葉元之、桃園涂權吉、牛煦庭、台中廖偉翔、羅廷瑋、台東黃建賓。未料二階士氣大好,31比0讓挺罷方士氣大振,評估數字也大幅提升,直到進入三階後,因冷卻期重新啟動的時間差、南台灣風災與關稅等外在因素干擾,議題焦點被轉移。

民眾熱情參與大罷免行動,並展現創意協助宣傳。

如今鄰近投票,綠營評估,除雙北之外,其他選區的反罷免票都可能不會高於選舉人數的25%,因此關鍵就是挺罷方自己能否突破25%成案門檻,若能成功催出基本盤,加上中間選票,就有機會過關。

依《選罷法》規定,罷免過關須達二門檻,即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以及同意票須達原選舉區選舉人數1/4以上。對照713南投縣民進黨籍議員陳玉玲罷免案結果,投票率近3成2,儘管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但也只占投票人總數的21.26%,未跨過25%門檻,讓藍營信心大增,認為罷免同意票要衝破25%並不容易。

尤其是選舉人數突破30萬的選區,包括基隆市(林沛祥)、北市第四選區(李彥秀)、新北第一選區(洪孟楷),以及桃園第一選區(牛煦庭)、第二選區(涂權吉)、第三選區(魯明哲)、第四選區(萬美玲),新竹市(鄭正鈐)、台中第四選區(廖偉翔)、第五選區(黃健豪)等十區,同意票至少都要超過7.5萬票,藍營評估以2024立委選舉,各區投票率都突破7成2來看,罷免投票不像當時有總統票加持吸引民眾投票,25%同意票門檻,對藍營而言是一大利多。

民眾黨20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外舉辦反罷活動,藍白合體反惡罷。

一位不具名的北部藍委也直言,從總統賴清德團結十講的「雜質說」,再到丹娜絲颱風南下勘災,賴表現頻遭非議,還數度對災民說教,以及近期台師大爆出女足抽血案,凸顯教育部等行政單位反應慢半拍,不僅讓中間選民深感執政不力,使得罷免回歸藍綠對決,也會進一步影響藍綠支持者的投票率。

另方面,在罷免電視公辦說明會上,罷團領銜人罷免論述歪樓直接放送,像是曹興誠竟脫口稱「職棒打假球的比正規認真」,一句話惹怒球迷,加深民眾對罷免惡感,藍營輔選系統評估,最後一週藍營穩紮穩打,藍委與縣市長一同出擊,固守選區打好地面戰,回歸最基本的掃街拜票、強化政績宣傳,相信終能催出不同意罷免票,與同意罷免方正面對決。

相關文章

大罷免決戰週1/強打「反共」激同意票 挺罷方非都會區藏隱憂

大罷免決戰週2/藍大咖護地盤暗較勁 支持者心口不一埋暗傷

時事焦點/藍催票三本柱、綠訴求反共拚場 大罷免決戰25%門檻

即時新聞